内容:“八佾”篇第6、7章
《论语》诵读第三十八天(八佾6、7)【注释】
①旅:祭山,这里作动词用。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
②射:指古代的射礼。
③揖:拱手行礼。
【翻译】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今日任务:
1.诵读第6、7章50遍;
2.诵读第4、5章50遍;
3.抄写第6、7章一遍。
秋澄有想法:
第6章说的依然是季孙氏的越礼之行。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去祭祀名川大山,季孙氏只是大夫,却僭礼去祭祀泰山。冉有当时在季氏的门下做事,所以,孔子问他“你不能阻止吗”。
显然,季氏不会听从冉有的劝告。所以,孔子感叹道:“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第4章,林放向孔子请教了礼的根本。林放都懂得礼,难道泰山之神会不懂礼数而接受季氏的祭祀吗?
第7章说的是射礼。君子不与人相争,即使是比赛射箭,也有射礼。射礼规定,比赛射箭是两人一组。相互作揖,登堂,射完再相互作揖,退下。各组射完后,再作揖登堂饮酒。
这才是君子之争。这种争法,引不起冲突,惹不出仇恨。最后登堂饮酒,还能互相交流经验教训,这种比法再好不过了。
现在的竞争比较多。升学、就业、生意……往往拼的精疲力竭。没办法,你不努力、不争取,就没有一席之地。
如果都能像孔子提倡的那样进行君子之争,社会就能更加祥和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