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东西,总是断续明灭的,一段一段不成体系。很多东西感觉总是欲言又止,老实话,就是没到点,不够深。但是写观后感,围绕着一篇电影写,还是要成篇。那么,特效片是不适合写的,《百鸟朝凤》看起来比较适合。
这样一部口碑好而票房差的影片,看完之后更多的人谈论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果是这一点,我觉得是没有什么可谈的。但有什么是可以讨论的呢?写文章总是需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熟悉的,就不讨论了。
“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唢呐匠吹唢呐,凭的是良心,而不是看金钱。而当年很多人都想成为唢呐匠,纷纷把自己往唢呐匠家里送,带着香烟、礼物;焦家班选择新班主,也要喊来全镇的人,烧香之后班主从屋里走出,带着金唢呐,将唢呐交到新班主手中,仪式隆重而神圣;儿子当上班主,父亲奔走相告,祖坟都要冒烟了。这一切,都表明了唢呐风风火火的日子。
故事讲到这里,感觉像是天鸣和蓝玉两人之间对班主之位的竞争。天鸣接过金唢呐,当上班主之位,蓝玉眼中是有一些怨恨之感。当然故事并不是这样发展的,倘若是,那就称不上好电影了。
焦三爷把蓝玉赶走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蓝玉后来带着天鸣的妹妹去了西安,总算是混得不错。人啊,当断则断。从这个点上,我才觉得这部电影是一部好电影。不是需要传统文化的继承,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东西,也有要适应社会潮流的需要。好的观点,包容度应该很大。只有乡土,只有现代,都不够大度。白先勇在讲王祯和的时候,“乡土”和“现代”关系是很有意思的。他举了鲁迅的例子,他说“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与‘现代’也是完全契合的。我们今天读《彷徨》《呐喊》,仍感到历久弥新,我想不仅是其中的乡土人物、社会意义,更可能是因为这些小说的现代精神及艺术成就”。说到这里,我想起豆瓣上有人说《百鸟朝凤》不应该是吴天明来执导而应该是陈凯歌,觉得中国第四代导演的“观念和艺术手法落伍,音乐煽情过多,表演也过于朴实直白”,我觉得这是瞎扯,电影的精神世界历久弥新,乡土与现代的结合,没有落伍一说。
白先勇在写到与南京大学的戏剧前辈陈白尘老先生一同去看张继青的昆曲的时候,陈老讲到昆曲在大陆式微,忿忿然说道:“中国大学生都应该以不看昆曲为耻!”我们能理解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传承的担当感与坚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在《百鸟朝凤》中,焦三爷只身一人将徒弟们拉回游家班,然后不顾生命,一定要吹奏《百鸟朝凤》一曲,匠人最后的坚守实在是令人感动。后辈游天鸣尽管因为誓言,一直兢兢业业,然而与焦三相比,总是有些无奈和懦弱之感。“我跟师父发过誓的”,这句话感觉更像是心中的一种无奈和退缩,言下之意好像是,如果没有誓言,我也会放弃的。
其实很心酸的,游天鸣当上班主出了第一次班之后带了礼物送给师父。焦三其实是尤其开心的,打开尘封了很久的酒,喝得正开心,就吹起唢呐来了。他说,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这句话,与游天鸣的“我跟师父发过誓”两者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游天鸣是羡慕别人,无奈身不由己,焦三爷是将唢呐看成自己的生命,剥离不开。
唢呐匠是有原则的,唢呐匠是有自己的,唢呐匠是有追求的。做人也应该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