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第二周的网课,每天看作业图片不清楚,清楚的做不对,真是着急。上课的时候,也不知道那边有没有人在听,每次要求课后提交笔记,总有同学交不上来。平时上课还能一对一谈话批改作业,现在每天抱着手机看作业,眼睛真受不了。
明天我准备让学生露脸,可能有的孩子不露,希望他们能慢慢进入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很紧张,精心备课,激发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
在家里亲子时光更多了,我发现自己脾气有时候不好,反思一下。要读懂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成为“幸福的普通人”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做到,需要我们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把我们的爱真实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用提醒、催促、唠叨、生气、发脾气、责罚的方法。因为这些传统的教育方法,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爱,他也不会对自己满意。
爱孩子要从懂孩子开始,我们只有懂得了孩子,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
孩子在12岁之前行为背后的目的分为四种。这四种分别是:吸引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而12岁以后的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还有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以及追求卓越感。
只有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行为目的,解码了他的一些行为到底是怎么样的,也就是它背后的期待的是什么?他内心的渴望到底是什么?我们才有可能做出合适的回应,让孩子好的行为保留下来,让孩子偏差的行为被忽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