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会议之前听说过,但是从来没有试过。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看了一篇介绍柳传志的文章,其中他就讲到,他的家庭一直有定期开家庭会议的习惯,希望这个习惯能够一直保持下去。我看到这里突然很受启发,一个人不断的自我反思就成长的更快,一个团队定期的复盘能避免犯很多重复的错误,那一个家庭如果能够定期的总结,让家庭成员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话,岂不是对家庭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个想法昨天和老公单独说了,他听了觉得也不错,可以尝试。总结下来召开家庭会议的理由大概是这几个方面:
1、平时家庭成员每每都会对其他成员有不满的情绪,如果不给个表达的出口肯定不好,但是只是想到了就随口一说的话,说的人太随意,容易伤及无辜,听的人要么本能的反抗,要么不反抗也不往心里去。结局往往是说了和没说一样,甚至说了更激化矛盾。定期开家庭会议的话,可以减轻每个人心里的积怨。
2、因为有一个定期的会议,所以平时的小问题能忍就忍,不能忍就在会议上提出来,大家放到桌面上一起来探讨,找出一个公认的结论,即便不能达成共识,起码知道每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什么,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3、家庭会议这种较正式的形式,我们可以让宝宝从小就知道每个问题都是可以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一个较优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宝宝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对我们成人来说,也更清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
4、家庭会议不单单是挑毛病大会,更是感恩大会,我们要利用会议的机会,将平时懒得说的感谢,赞美,爱家人的心底话也表达出来,让我们变得更亲密。
5、因为是会议所以可以做会议记录,这样有助于追溯和不断的复盘。同时经历几十年上百年能让这样一本家庭成长史流传下来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具体的执行形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这方面也要好好的花些心思才是。
1、要有一个会议的主持人。因为这个事情是我提出来的,所以我的想法肯定是更能反应组织会议的初衷的。但是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儿媳妇,身份比较特殊,老公更是这个家庭的中心人物,爸妈、老婆、儿子都与他有直系的关系,所以这个主持人决定让老公来当。
2、会议召开的时间。初步定了一个月一次,因为家庭会议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选择在周末比较合适,那就每个月的最后的一个周末时间吧。会议期间成员尽量都出席,而且中间尽量不被其他的事情干扰(比如去做饭等)。
3、参会需做的准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笔记记录或打腹稿的形式,事前将本次会议自己发言的内容准备好,最好不要会上临时想到哪说哪,没有明确的主题。
4、每个人每件事的讨论时间不易过长,如果问题提出后难以达成一致,就先将这个问题记录下来,本次会议不解决该问题,待到找到充分的说明材料,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大家达成共识时再解决。切记凡事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只是想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不急于一时。
5、会议中提出的问题会有很多,但是我们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每次只将问题全部提出,然后按照重要性排序,接下去的一个月每个人只解决1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可以暂时不去解决,避免压力。
6、会议组成部分:
A、谁不爱听好话环节
B、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环节
C、重要性排序环节
D、每人领任务环节
其中每个环节给每个人都要有发言的机会。
7、每个人头脑中之前储备的信息和生长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非常的正常,会议中无论谈论什么话题,都尽量避免情绪化,尽量避免反问、责怪、嘲讽等表达方式。
8、即便是前期会议推广的很不顺利,我们也要相信凡事是有个适应过程的,经过多次的试错后,我们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会议形式。所以家庭会议这件事,只要开始就不要停止。即便有时因特殊情况耽误了,也要再持续下去。无论个人还是家庭,成功的不二法则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和持续的去做。
该文作为召开家庭会议的会前须知,可以随时补充或删减,希望全家人团结一致,让我们的小家庭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