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娃儿们的书写姿势在不断改进中,挺直腰背、抬头、双手平衡放置在前,除了保持与桌面的距离。
diamond提问,shellyrain我在家造句go,不知道怎么来写,于是现场来征集大家的意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一瞬间各种主意都一一呈现。
最近一段时间依然保持每周两本新故事,高频词故事、decoding story、APP中的主题故事。丰富娃儿们的词汇量和场景,帮助进一步的理解。
APP中的故事自带音频,相对的难度不太难,一周四本的量有原文听力的辅助,完全可以自主来完成。当然在朗读上每个人的效果不一,有的娃只是读了,有的娃认真体会场景和图片,可以有进一步的理解。在不断深入的同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提现。譬如:情景的理解和表达,和自己的关系,和生活的关系,和自然的关系。这些素材都是帮孩子熟悉真实生活的场景,丰富理解来形成自己的表达。
伙伴们的分享也进一步地帮助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以及更加真实地分享自己的场景。
Chris今天造句开始真实流动自己的想法。
I go to the toy shop to buy a toy.除了少了一个to来连接两个动词,其他部分完全是自己的想法。
同时今天在描绘go的歌谣场景时,自己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场景,toy shop,dress shop,candy shop。同时还结合伙伴一起来展开对话。除了询问价格的句子不知道,其他的内容非常丰富,两个人用英语自然交流、轻松应对。真实展现了娃儿们的生活场景。这些文字从娃儿们头脑中生长出来的模样进一步构建了孩子们内在的丰盈和自信,已经不需要老师或者家长的夸赞,自己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是一种对自己的赞赏。
娃儿们对于歌谣的描画,真实地反应了这个年龄段对于朗朗上口的诗歌的热爱,也的确是在他的理解和认知范围里。从标题-场景创设-书写文字-丰富画面及颜色,立体呈现了头脑中的想法。而且因为所读歌谣的榜样,娃儿们都学会了自己来结尾。
I am happy.表达自己的情感。
I go, go, go.动作的展现。
I go home.情景的转换。
Do you like my mom?反问提问的方式。
各种各样的结尾,每一种都不一样。真实展示了娃儿们的特色和风格。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基本的歌谣架构已经搭建,如何用自己的想法来丰富,就只能娃儿们各显神通了。
进一步的自编自导自演,慢慢地形成了娃儿们的交流联合方式,从搭建场景-寻找及创作道具、然后找寻伙伴一起搭建丰富场景,这些都在不断地尝试。一个人描写、一群人表演、大家一起来见证。戏台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搭建成功,素材自己也描写好了,其他的都是自己来尝试和思考了。干活的积极性持续保持了,原地待着的舒适区在这里似乎不存在,循环地提升才能丰富自己。当然这样也给了老师好家长近距离接触娃儿们思想和真实地反馈娃儿们学习习惯的时候了。
最近一段时间创编故事忘记了或者忘带的情况也是偶尔出现。是因为家里集中注意力来思考的时间不够,还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要求不够,还是想舒服地待着,各种情况都有。把这个创意故事留作作业就是一种考验。习惯与主动思考的考验。有想法、有定力才能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