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的父母一定会注意到,幼儿到了一定阶段,特别爱提问,并且他们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我们大人回答不了的,许多时候原因不是我们缺乏相关知识,而是没有任何知识可以用作答案。
孩子们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问题涉及许多带有哲学意味的思考,例如对于“生命”“爱”“美丽”“好与坏”的思索,甚至连提问本身都显得意义非凡。然而我们也都认可,凡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让孩子思考这种问题究竟有什么用?如果从功利的,应试的角度看,确实是没有什么用的,但是这些疑问是否能够得到解答、能够得到何种解答,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未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这整个世界的看法。
我们培养孩子,不仅要教授他知识,培养他品质,更是要帮助他搭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对于孩子的哲学性质的提问,大人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留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第二是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不过理论是一方面,实践中我们到底要怎样培养和引导孩子们进行哲学思考呢?这个时候就要推荐我最近特别喜爱的一套书了,法国的“儿童哲学智慧书”,全书共9册,分别是《幸福,是什么?》,《知识,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好和坏,是什么?》,《我,是什么?》《生活,是什么?》,《情感,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艺术和美,是什么?》。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套书集合了孩子们最常提出的诸多问题——从生命起源到自我认知,从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确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奇与迷惑,而它们背后是人生必须解答的哲学思考。
我常常感慨,升级为父母之后,我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像这次推荐的书,在没看到之前,我似乎从来都没有认真深入的思考过这些问题,读了以后也确实让我有所收获,能从其它自己没曾体验过的视角看问题,许多面向儿童的书,也是我们成人的精神食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