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欲望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中性词,你说它的褒义方面,那就是,目光远大,有上进心,勇攀高峰,你说它的另一个方面,那也不好听,得楚望蜀,欲望难填,好大喜功。这个欲望,或者说远大理想,如何界定,不可厚非。人各有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在这里聊聊我的看法,也不见得对,就是探讨,探讨。
看官还记得梁思成林微因吧?他们夫妻俩,都是顶尖的国宝级的建筑学家,为了中国的古建筑,为了老北京,甚至为了老城墙,呕心沥血,肝脑涂地,无论是在国际上,美军轰炸日本,邀请梁思成圈画轰炸范围,还是在攻打北平时邀请梁思成提供古建筑位置。都是壮举。都是功高盖世。尤其是听说,老建筑学家抱着古城墙上拆下来的老城砖痛哭的事,至今都让人难以释怀,潸然泪下。再看看我们的今天,我们的大都市,高楼大厦林立,什么飞天,什么拔地而起,奢华无比,现代化建筑比比皆是。但你看看,为什么有钱人,都买北京的四合院?还不是它舒适,宜居,接地气,是吧?
国外也都是老城堡,老街道,古建筑群成了香饽饽。老的东西都保护着,延续着。咱们呢,很多地方却相反,总喜欢讲究不破不立,高大求洋,总是在拆迁,总是在改造,新,我也不是说就不好,旧的,就都好。那些收藏,古董之类的不都是旧物件吗?只是感觉整齐划一,高大齐全。就没必要了吧?
你看看咱们国人,很多企业并不是做精做细,而是做大做强,发展为第一,要不就是连锁,要不就是看见什么挣钱就干什么,比如房地产,大家都知道盖房子挣钱,于是一窝蜂地上马,有的本身和房子不沾边,但看着眼红,也挤进来。你看看中国的大公司有多少家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还不都是垄断行业,还不都是新兴产业,你看日本的老饭店,就比如做咖喱饭的,就是服务几十人的规模,根本就不发展,一间店铺,人家就做了几十年,上百年,返观中国的饭店,都是做大做强,全面发现,不求特色,本来就是东北菜起家,但为了挣钱也要搞八大系列,也要满汉全席,高大上,还怎么突出特色是吧?
听说过吧,有一家老店,做牛肉面的,别人家的卖一块五一碗,他家卖三块,一天只做四十斤牛肉面,大概也就是百十来份吧。他要用40斤牛肉煮汤,都倒进面里边,啊,这个就太不得了了了,当然他家的牛肉面就贵啦。
那我们的就不明白了,你这卖的贵,还这么好,干嘛就买四十斤,你该多卖才是啊,为怎么不扩大经营,或者连锁呢?但他就是不做。
于是那个问他的人非要让他家说出原因,打破沙锅问到底嘛,人家被逼急了,就说这是祖训。可问的人琢磨琢磨也不对呀,这谁还和钱多过意不去呀,是吧?他也急了,一下子买了十碗面,非要刨根问底,人家被逼的没办法这才说出了原委。
我们这四十斤面,十斤的利润是开店的本钱,十斤的管理的费用,房租啦,煤水电啦,桌椅板凳折旧啦什么的,请小工等的开销,还有十斤是供一家人的生活用度。最后的十斤是供家里人读书。您看,做的多么潇洒,多么优雅,轻松。
就是没有其他的奢求,够吃够喝就行了。
他家的店不是为了挣钱,挣很多的钱。这样,就会有一个好处,不被别人惦记,不被别人眼红和记恨谁都吃面,甭管哪朝哪代,甭管各色人等,都离不开,就是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是吧?你比如他家没有浮财,你不会大土豪分田地吧?
而是人家早上四点开始,做到六点钟开门营业,一般七点多就买完了。九点多就收拾干净了,孩子上学上班的也不耽误。一个小商户,生活特别惬意。一家人其乐融融,可以有很多的闲暇时间,用来读读书,商读人家,挺好。
这就是祖训,一天只做四十斤,当初辛亥革命,他们家就做四十斤,武昌起义的士兵也要吃面呀,没给他家找麻烦,后来各种各样的革命,你们也都懂,从来也没有找上他们,因为他们家就做四十斤面才挣多少钱,谁都知道,最多就是小康。所以不可能打他地主,说他资本家,他家的祖先太聪明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不幸福,就是因为贪欲太强了,所以做大做强都是扯淡。当然,有些人是需要做大的,但不是所有的企业,行业,所有的人都要做大是不是不对呀?
要知道欲望越高,追求的越大,就会感觉越累,越辛苦,有饭吃,衣遮体,不就完了,不是老话说了吗?广厦万间,七尺而眠,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小富即安,小康人家,也挺好。你几位,认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