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15 鲁宣公在位初期“军行”与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15 鲁宣公在位初期“军行”与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3-12 03:0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如前文所述,鲁宣公的即位之政治基础在于公子遂策划的“杀嫡立庶”、割让济西田以及迎娶穆姜等一系列向齐国示好的手段。从此鲁侯作为齐惠公的女婿,需要承认齐国的区域“霸主”地位,且必须不断派兵协助齐国作战。我们将齐惠公去世(前599)这一年为界限,分别分析鲁国在军事行动、轮换动员以及领军出征的将领之变化规律。

    首先,宣公即位之后,由于公子遂杀害了左军将叔仲彭生,使得季孙行父和臧孙许得以登位成为左军将、佐:

宣公即位初期两军将、佐

    尽管表面上看“桓族”仍占据四帅之半,但叔孙得臣已经完全倒向东门氏成为其政治盟友,而季孙和臧孙基本上只能唯命是听。由于成为齐国的仆从国,鲁国在此阶段不再参与晋国主导的任何军事行动,也对会盟不太积极;相反,鲁国甚至违背了“践土之盟”以及以来的历次寻盟,开始追随齐国不断攻击莱、莒等国。此外交路线的主导人先为公子遂,其于前601年去世之后,其子公孙归父担任大司马,力图继续这一路线,但随着即位的齐顷公日益强势而归于失败。

    宣公在位时期(前608-前591)有记载的历次军事行动如下表:

宣公年间历次军事行动

    尽管《经》、《传》没有记载齐、鲁和约的细节,但是至少宣公元年起,在迎娶了穆姜以及通过“平州之会”向老丈人齐惠公称臣之后,鲁国就没能参与当年晋国主导的有宋、卫、陈、曹等国参与的“棐林之会”以及随后伐郑的军事行动。

    当然这事的根源在于,文公十五年(前612)晋国主导诸侯盟于扈:

    ……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于是有齐难,是以公不会。书曰:“诸侯盟于扈。”无能为故也……(左传.文公十五年)

    不仅如此,晋国在保护其他诸侯的事件上也严重失信,“皆取赂而还”,所以诸侯对此的评价是“晋不足与也”,导致逐渐失去陈、郑等诸侯的信任与支持。

鲁宣公四年(前605)

    鲁国追随齐国的第一战发生在宣公四年(前605):

    ……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左传.宣公四年)

    此为莒强郯弱,莒吞并郯则可能威胁齐、鲁,所以齐、鲁希望站在弱方郯国而压制莒国,当然遭到反对。齐国作为主要的仲裁人不便直接出兵,所以让鲁国从南方夹击莒国,攻取了向,即今莒南、临沂交界一带。向原为姜姓小国,春秋初期曾与莒通婚,不知何时被莒吞并。

    由于此次和谈为齐惠公主导,鲁宣公亲自出面陪同,可惜无功而返。之后齐国支持鲁国取向,一方面为了敲打莒,另一方面也有补偿鲁国付出济西之田的意图。按照《经》、《传》的说法,为了表现出积极,鲁侯亲自领兵作战攻取了向邑。

    此次鲁国出战之师因没有说明将领故不易直接判断,不过根据我们前文关于文公十四年(前613)出兵的分析:由于邾人来犯而临时动员了左军伐之,而右军按照上一年冬天的约定需要参加“纳邾捷菑”的军事活动,因此实际上当时动员的顺序从计划的只有右军成了先左后右,也即暂时“左右易位”了。不过此时应该恢复其本来顺序,也即宣公四年应该动员右军攻取向地。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有关的因素,就是鲁侯率领公子遂和叔孙参与“平莒及郯”的努力失败后事隔不久,即在齐国默许下动兵伐莒,右军将、佐公子遂及叔孙也就顺便直接继续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

鲁宣公五年(前604)

    一年之后的宣公五年由于叔孙得臣去世,导致“军行”即诸将、佐次序发生变化:

叔孙得臣去世前后两军将、佐变化

    公子遂全力培养的公弟叔肸终于登为左军之佐,从此子叔氏登上鲁国政治舞台,大大稀释了“桓族”在军行中的地位,不过季孙行父也终于成为大司马,从职务上掌握了鲁国的军赋和动员的权力。

相关文章

  • 第188篇 鲁穆公

    【读史日历】(第188篇 鲁穆公) 鲁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战国初期鲁国国君,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鲁...

  • 东周风云-鲁国篇7 鲁成公——沦为附庸的无为之君

    公元前592年,鲁宣公太子黑肱即位,是为鲁成公。由于鲁宣公执政后期与齐国嫌隙渐多,先后奔走于楚国与晋国,打算联合他...

  • 儒者

    鲁哀公(?―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他在鲁...

  • 【讲故事读成语】一鼓作气

    20220531流年如歌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

  • 【学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2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注释】 季文子:春秋时期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鲁桓公的少子季友...

  • 经典故事03

    经典故事03 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

  • 闲话《史记》:因小见大,长不大的一国之君

    鲁昭公: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四任国主,十九岁继承王位,在位三十二年。 一、孩童心性,出任国主 鲁昭公继承王位是合理合...

  • 春秋(上)

    [平王四十八年鲁惠公卒] [平王]四十九年(己未,鲁隐公元年,《春秋》始此),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五十一年春二...

  • 文姜与齐襄公逸事─读史之四十六篇

    文姜(?-前673年),春秋时代鲁桓公夫人,齐僖公之女,齐襄公诸儿之妹(同父异母),因与齐襄公乱伦而知名。夏、商、...

  • 鲁隐公、鲁桓公、齐襄公,死于非命的连环套(一)

    第一环:让鲁隐公死于非命的坑究竟是谁挖的? 鲁隐公是鲁惠公的儿子,鲁桓公的异母长兄。据《春秋公羊传》的说法,鲁惠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15 鲁宣公在位初期“军行”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jv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