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先积累一定的输入,阅读大量的文章后再做输出?
输出的是没有价值的内容,进而成了没有价值的输出?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建议是输入与输出同步进行。比如:你在看某本书时,脑海中产生的一些灵感、想法等,都可以把它记在笔记上。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输入与输出的闭环。关于第二个问题,会在后文分享。包括我们所听的课程、文章、音频、视频等等,都可以这样做。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做高质量的输出太难了,我没有时间做输出,我没有素材等等,这些问题后面都会一一讲到。
其实,做质量的输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值得做的事情。当然,这样说,做质量的输出依然需要有反馈在内。
高质量输出的前提是什么?
是高质量的输入。平时,你输入的内容质量越高,你所做的输出,质量也会更高。就像我们一日三餐,都吃健康有营养的食物,那么,我们的身体也会比较好。
但如果,你天天吃垃圾食品,那身体所带来的反应,可能会是脸上长痘、出油,经常上火等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那么,怎么做高质量的输入呢?
我经常用到的是阅读高质量的文章,这个文章数量可多可少,关键在于质量如何。
严格筛选对自己摄入信息的平台。什么是摄入信息的平台呢?就是你经常使用那些平台来浏览资讯、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
不同的平台,对于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比如:抖音、快手等娱乐性平台,里面有大量的视频。
如果沉迷于看视频的话,那么,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些情绪质量,信息的质量可能就没有多大的保证了。
但如果,你经常浏览的是那种整体用户输出质量都比较高的平台,那么,你所摄入的信息质量自然也会相对比较高。
比如:我经常浏览知乎、得*APP、知识星球等,公众号有时会看一下。不管,我浏览什么平台、网站,基本上都是带着问题去浏览的,不会说毫不目的地去浏览。
除了主动选择高质量的平台浏览资讯或解决问题之外,我们平时在看一些书、学一些课程,也可以优先选择高质量的书籍、课程来学。
因为,高质量的书籍、课程学多了,你会对高质量的内容有一个自己的判断。进而来选择自己要接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如何,都会比较容易。
文章开头,有提到一个问题:输出的是没有价值的内容,进而成了没有价值的输出?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和你的输入有关。
你吃进脑子里的知识都不健康,质量都很低的那种,导致你做输出时,内容的质量很低。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处于一种信息爆炸的一个时代,找个信息很容易找,但是,好的信息永远是稀缺的。
做高质量输出的好处有哪些?
1.做更正确的决策。
输出还和决策有关?是的,关系很大。你把你学到的,去行动,行动完之后再做相应的输出。这是一个闭环。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如何行动和你所做的决策密切相关。
如果,你的决策是错误的,那么,你的行动也会有错误发生。但如果,你的决策是正确的,那么行动自然而然达到你的预期甚至是超过预期。
2.吸引同频。
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即使,现在短视频、直播这些起来了,它也只是内容的一种呈现方式而已。
对于吸引同频,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并认真对待自己每一次所做的输出。你输出什么,就会吸引和你同频的朋友,这点对于经营双方的关系比较有帮助。
用高质量的输出,有机会吸引同频,你会不会担心:内容没有人看懂?这个不必过于担心,要相信一点:你所做的输出,会有人识货的。
哪怕,当下没有人识货,后期认识的人多了,出现很多比自身认知高的人,就会出现识货的朋友。
3.获得更多正向反馈。
正向反馈,几乎是我们要长期做任何一件事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说长期做一件事,有点牵强。为什么做高质量的输出,会获得更多正向反馈?
因为,你所做的高质量输出,除了表达自身的观点之外,还给对方提供了很多价值。能够马上去行动,是非常不错的。
即使没有行动,对他人有很大的启发,进而影响对方的行动,也是很好的。
你所做的高质量输出,除了提供价值、表达观点之外,更多的是向他人展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形象是怎样的,接触时间长了,自然会有一个判断。
4.更了解他人的需求。
能够持续做高质量输出的人,一定是一个很关注他人需求的人。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高质量的输出,需要反复思考:我所做的输出,对他人有没有帮助,有多大的帮助,帮助具体表现在哪里?
这些问题,几乎不止一次去反问自己。因为,你要表达的是,是希望给他人带来一些帮助,提供一些价值,那么,输出的内容必然要有他人关心的问题在才行。
我们可以把输出分为中质量和高质量这两种,虽然,这两种都可以给他人一些帮助,但是,前者可能给予的帮助点有1-2个,而后者可能3-5个甚至更多。这个对自身对输出的内容要求高有关。
高质量输出的弊处有哪些?
主要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从你开始输入的那一刻,就要想着:多吸收高质量的信息,到了后面,你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去做高质量的输出。
不管高质量的输入,还是高质量的输出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加工,都极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要学会忍受枯燥、无聊以及痛苦。以我自己来讲,平时要做高质量的输出时,一般是很少有人在旁边的。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我觉得旁边有人会打扰自己做输出。
你可以想象一下:好不容易,周末有点时间可以把之前的一些输入做输出了,结果,身边有朋友或家人一直在说话,你能够静下心来去做输出吗?
一个人做输出,或者是输入,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枯燥、无聊甚至是痛苦。它不像线上社群那样,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加油打气。
为什么我要讲高质量输出的弊处?
因为,我希望看到文章的你,能够理性看待高质量输出的好与坏之后,再来选择是否要做高质量的输出。
虽然,很多文章、课程、书籍会不断地强调:做这个、做那个、学这个、学那个有多好,但是,我们除了看到好处之外,还要看到弊处,进而在两者之间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好处胜于弊处,那可以考虑行动,这样思考过之后,即使后面遇到什么问题,你也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逃避了事。弊处大于好处,这个看你个人情况是否要尝试,没有绝对之说。
做高质量的输出,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高质量的聊天与互动。
在聊天上,如果有一种:珍惜对方时间的心态。那么,在聊天上,你会考虑聊天当中,聊天质量如何,互动怎么样。
适当的提供情绪价值,解决问题这些都要有。当然,在了解对方的需求之后,并去满足对方的需求,也算是一种高质量的聊天。
聊天质量高不高,从你认真回复对方的信息开始,对方也认真回复你的信息,聊天话题有讨论点,思考点、启发点等等,都可以提升聊天的质量。
2.输出深度长文。
如果,你经常看高质量、有深度的文章、书籍的话,那么,输出深度长文,难度不会很大。毕竟,你所做的输入和你现在做的输出类型是一致的,有素材,就缺个时间去做输出了。
尽量在输出前,做一些行动,这样所做的输出就会更加有力量,而不是空洞无力。可以先从微信朋友圈开始做输出,等输出一段时间之后,再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做输出。
如果,你喜欢先找一个平台做输出,然后,再在朋友圈或者是其他社交平台做输出,这都是可以的。看你的时间和精力来决定。
3.思考笔记。
这个有点类似于前文讲到的,阅读中发生什么灵感,随时做记录。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输入时,输出能够更好的话,可以在思考笔记当中加入自己的联想点、行动点等等。
对于某个点,你所做的思考笔记越多,你的思考越深入,在做相应的输出时,就会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素材。
4.对外分享。
对外分享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分享让更多人受益,除了关注大家的需求之外;
还需要考虑怎么讲会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怎么讲能够让大家行动起来,去获得反馈等等。
考虑了以上问题之后,你最终的分享稿会比初稿迭代好几次。不管,你是通过分享,要链接人,还是说要展示自己的专业性等等,高质量的输出更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这是无疑的。
毕竟,分享也要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能够最大化去发挥最好。
高质量输出会遇到哪些问题?
1.时间问题。
我觉得没有整块的时间,缺乏创造性时间。几年前,我报名参与了一个写作社群。写作周期为7年,一周写一篇,一年写52篇文章。
当时,我也有考虑到:未来7年,我的工作、生活都会发生变化,那怎么保证自己有时间去写作呢,尤其是做高质量的输出呢?
我运用提前思维,提前写一些文章作为存量,然后,按时交。提前写一些做存量,是在写作过程中,无意中提升的一个能力。
除了提前做输出,我又要求自己要有高质量的输出,内容至少要对很多人有帮助是一个基本要求。
之所以会提前做输出,也是因为重视它,才会愿意花时间做它。
如果,你觉得没有时间做输出,是因为你觉得它不重要,所以,你觉得没有时间来做它。
那缺少创造性时间怎么办?
可以让自己处于无干扰的隔离状态,比如:给手机断网一个小时、手机设置静音等。一般来讲,我在写作期间,是很少会去看手机的,手机基本上是设置静音状态。
碎片输入,系列输出,也可以尝试。只是,平时要留心把自己平时的思考点给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在做输出时素材会比较充足。
2.缺乏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监督机制。
内在动机,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内在动机可以自己成就自己。比如:我想学的更透彻、想发挥自己的优势、想提升思考能力等等,都可以是你的内在动机。
至于外在动机,可以说是外界给自己一些奖励,如打赏、奖金等等。我想被看见、被连接、增加收入等等也可以作为自己的外在动机。
监督机制的话,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从你想做到做成之间的一个反馈。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输出没有反馈,可以考虑邀请一些好友一起做输出,一起互相监督、互相反馈。
3.完美主义。
你会不会纠结:这篇文章哪个点还是不怎么好,还是不发了,等改好之后再发出去?这是一种典型的完美主义。
先完成再完美,是覃杰经常讲的一句话。在输出上,我一般是用先完成再完美来做的。
很多时候,你的输出能力有所提升,是你在不断输出的过程中所提升的。如果,你迟迟不开始行动,那就延迟了自己获得反馈,持续迭代的机会。
拖得越久,与已经开始行动的差距就越大。从追求完美而无法行动转向追求精进而持续行动,是可以尝试的。
对于完美主义,可以先找到最小行动,先完成,再完美。就类似一个输入与输出的最小闭环。
知友@小小莎,有分享一个化解完美主义的方法:
客观认识你定义的标准,或许你正是别人的榜样。
每个人对完美的定义不一样,不要对自己设限,你现在已有的可能是别人想要的,你现在所能做到的或许足够好。
客观认识自己所定义的完美,不要对自己高标准适当的放低,给自己定一个跳起来可以达到的这样的一个标准。
把挑战当糖吃,当做你的目标,而不是把完美当做你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提升行动力。
高质量输出背后所用到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1.精品思维。
精品思维,这个词最初是在一位大佬分享时听到的。当时,她分享职场成长时,提醒我们要学会用精品思维,去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不管,你是要升职或者转行等等,都可以用精品思维,把当下的事给做好来,然后,才会有机会来到你的面前。
用精品思维也可以化解完美主义。
2.利他思维。
利他思维,可以是主动付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可以是了解他人的需求,进而去满足对方的需求;去帮助值得帮的人等。这个词比较熟悉。
其实,我们做高质量的输出,本身就是在用一种利他思维,去选择哪些内容去做输出。对他人有帮助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在输出中有提及,就是在利他。
主动帮助别人,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3.目标明确。
你做高质量输出的目标是什么?前文已经提过很多关于做高质量输出的好处,在制订目标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你能够做高质量的输出,未来有一天,可能会成为你的一种优势。
4.复利思维。
输出有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你选择什么样的输出方式,在于你更擅长哪种呈现方式。
高质量的输出,除了当下有反馈之外,可能过了几年之后,依然有人看到你的输出内容,很受益,希望和你连接都是有可能的。
好的内容,除了当下可以在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用。一份高质量的输出,除了用文字形式呈现,还可以用音频、视频等呈现方式,让它的传播力度更广、更强。
关于文章开头讲的,想做高质量的输出,没有素材怎么办?素材可以从生活、工作和个人成长这三个方面去找,不是没有素材,是你没有用心留意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可以建一个素材库,把平时的一些启发点、思考点、行动点等都放在素材库里面,等到需要做输出时,再调用出来。
如何持续高质量输出呢?
看你的正向反馈如何。如果,有很多正向反馈的话,这个持续高质量输出问题不大。在时间少时,可以选择少输出一些,但要保证质量;
在时间多时,就多输出一些,同样要保证质量。如果,你有高质量输出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