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修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能上一秒是持戒,下一秒就会入魔。人心变化太快,没有谁能保持一直是“觉”的状态,所以修行者不重过往,只重此时此刻,只要此时是“觉”,且“知觉“越是绵密,内在节奏越持续,修行功力越是深厚。没有什么“得道”高僧,只有此时得道的高僧,和努力在此时得道的凡人。
内心有喜有有悲,外在环境有静有闹,面对的众生有好有歹,读过的诗书有好有坏。内在和外在不断变化,一日不停,如何不断改变心境来适应外在环境?如何在吵闹的环境中保持内心平和?如何在独自一人的环境中保持慎独,和敬畏之心?如何在突发事件前让自己冷静下来?敏感的人如何通过敏感修炼灵性,避免让敏感戕害心灵,在压力面前,如何避免因为敏感而抑郁,提升自己的钝感力?这些都是“心学”的修炼课程。
每个人的心灵结构不同,有的人敏感而有的人神经大条,有的人容易伤春悲秋而有的人麻木不仁,所以每个人的课程并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并且修行是一件非常孤独的事情,一般只有特殊的人群才会视修行为日常功课,比如佛家弟子、道家弟子每天打坐念经,大部分普通人其实“心力”孱弱,甚至处于完全蒙昧的状态,面对重大挫折会精神失常,面对钱权诱惑会丢失本心。
况且当今的教育重视的是“格物致知”,语数外数理化,都是了解世界,“修身养性”的课程也不是没有,音乐、体育、绘画,其实都是我们修身养性,了解自己的法门,可惜都是形同虚设。所以导致我们很多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唯一不知道的是自己。平时外在环境没有变化也罢,一旦外在环境发生剧变,人心与外在世界的脆弱连接就会支离破碎,人的内心经受不起这样的变化,必然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就跟一个身体不够强壮、从没有去过北方的南方人,突然去了北方很容易引发身体上的疾病,是一样的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抑郁的症状。而因为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和练习,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比如有些人刷抖音能刷到三四点,每次都责怪自己自制力不强,殊不知很多“手机上瘾患者”是因为“心力”孱弱,没有经历过“修心”的训练,最终很容易被外在的“声色犬马”所诱惑,我们制造手原本是为我们服务,结果我们很多人都成为“手机”的奴隶。精通心理学的APP研发者,穷尽一切手段去研究人性弱点,利用人性的七罪宗——贪婪、色欲、饕餮、嫉妒、懒惰、傲慢、暴怒,有针对性地诱发各种欲望,进而达到其商业目的。手机如同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恶魔被释放出来诱惑人类,缺乏修炼的人哪里是恶魔的对手,尤其是冲动且没有形成定性的年轻人,很容易就入了魔道。
手机本身无罪。内心有正念的人研发产品,帮人节省时间,内心有邪念的人研发产品帮人消磨时间,我们如同古代皇帝,突然被给予了无上的权利,有的皇帝选择了励精图治,有的皇帝选择了荒淫无度,而我们普通人大都是在两者之间挣扎,除了修行“心法”,提升“心力”,别无他法。
以上是本人为了应付日更胡诌,如有不同意见,你顺着网线爬过来打我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