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意写离别的文字,奈何“挥手自兹去”五个字,一直在心中萦绕。遂有此文,如有拼凑之嫌,也顾不得许多了。
关于离别,亘古亘今皆有之。
李白《送友人》有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字字深情,句句厚意。
徐志摩《再别康桥》也有离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轻轻的,悄悄的,看似轻盈,看似舒缓,实则暗含缠绵的情义,和淡淡的哀愁,抒发了徐志摩对康桥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感伤之情。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弘一法师把这些意象集中起来,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
米兰 · 昆德拉也说: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看着这些文字,你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人的一生,总是在送别,总是在告别,总是在离别。
最匪夷所思的是,这根本不是一种错觉,而是事实。
我不喜欢离别。我害怕离别。
在我39岁的年纪里,我经历了人生最悲伤最哀痛的离别:我永远地失去了我的母亲,永永远远。
在我最后一次送别母亲的时候,我竟没有勇气对着母亲安详的脸,和紧闭的双眼,挥一挥手,没有勇气看母亲最后一眼。
我不敢看。我怕我看了,往后余生,都会深陷在那双眼睛里。
所以,我不喜欢离别,害怕离别。不管哪一种离别。
梁实秋说: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 我要去接你。
我赏识梁先生的那种心情。
有的人,风尘仆仆地来了,你万千欢喜地接了,最终,仍免不了悄无声息地走。既然要走,何必要来?既然来了,何必要走?
大抵,来去匆匆,身不由己。
有离别,才会有相思。
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有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有秦观的“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也有辛弃疾的“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仓央嘉措说: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纳兰性德也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倘若人生没有遇见,便没有离别。倘没有离别,又何来相思?
遇见就遇见了,走了就走了罢,大不了,像徐志摩那样:挥一挥手,作别天上的云彩。
或者,豪放不羁如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既不失缱绻,又不失洒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