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舒萍:摄影体现你爱过的人和事-中国摄影报

舒萍:摄影体现你爱过的人和事-中国摄影报

作者: 舞草风掠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11:21 被阅读0次

2019-5-24

在2018“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中,接触创意摄影不到一年的女摄影师舒萍“一鸣惊人”,凭借风格鲜明的组照《孤迥如斯》成为入展的十佳“创意摄影师”之一。生活中的舒萍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这与她作品中呈现出的浓浓孤寂感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是这种差异,让她在与本报记者张军的对话中,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创意摄影的认知闻述得更为清晰。

张军:您接触创意摄影的时间很短,收获却很大,有何经验心得可以分享吗?

舒萍:我在摄影初期,拍片挺杂的,什么都拍,属于大众化摄影,风格就是“没风格”,也许大多数摄影人都有这种经历吧。一段时间之后,我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偏好,特别是2017年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拍摄初期,我就喜欢创意摄影,但那时候感觉遥不可及。2018年,我决定尝试一下,才认真去琢磨、思考,去“折腾”。这过程艰辛、有趣,也有困惑。创新不难,难在“意”上,需要表达上的高度。我记得当时尝试了很多方式,红外、夜视、天文、投影…,然后我发现很难在单一形式上有所创新,最终我选定以超现实手法来表达主题。

张军:那您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意思维?是“天马行空”,还是有规可循?

舒萍:创意思维是个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多思考、多实践,逐渐养成创意思维习惯,这习惯是浸透式的,应当不局限于摄影。创意在于求新,需要天马行空的脑洞,但有效的创意需要提炼,任何门类都有其自身规律,摄影也不例外,需遵循影像语言的者表达及逻辑关系等。

创意摄影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见瓶颈就多换角度思考,多换形式尝试,我也会去翻书找灵感求答案。这些过程回头看都是有益的,会积累经验、丰满你的思维。创意摄影,核心是“创”与“意”,难度也是,多读书、多借鉴、多思考,这些都是创意的源泉。

张军:《孤迥如斯》这个主题是怎么构思的?为何分成三个部分,您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舒萍: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总有一处属于孤独,喧藩过后,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与孤独相处。《孤迥如斯》系列作是平日里碎片的集结,它们的形成,应该是一种契合,是自我心理的映射,也是社会心理现象的投影。通过影像,剖析现实中人们的心理结构以及心理状态,符合角色中的复合心理。

孤独本身具有多面性,有欢喜也有无奈,分为三个部分表达能更简洁明了,节奏也更容易把握。这三个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共同组成人生的一段旋律。

张军:观看这组作品时,可能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这是否与您的性格有关?黑白影像的选择,也是为了加深主题吗?

舒萍:我的性格倒不会这么压抑,虽然好静,但也外向开朗。作品与性格有关,更与思想有关。摄影师因性格不同,其作品表达方式也会不同,含蓄表达或强烈抒发,与性格、题材、心情以及即时感觉都有关系,摄影真的是很个人的事情。

世界原本就是彩色的,是否转成黑白,需要看作品表达,要看色块组成是否能烘托主题,是否适合转成黑白。总之,色调、影调都是围绕主题服务的。

张军:您如何理解拍照片与制作照片的区别?在您看来,哪个更重要?

舒萍:“你不是在拍照片,你是在制作照片。”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几十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话。虽然亚当斯本人没有明确实践,但其他艺术家们已然乐此不疲地进行实践与肯定。拍照是如实的记录,制作更是思想的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像来源多元化,相机、手机的普及,摄像头、卫星的广泛应用,影像以每秒数以亿计的数量诞生,当今世界,已经不缺摄影师,缺的是图片编辑师。但是二者相依相存,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优秀的摄影作品一定是二者完美结合的呈现。

张军:哪位摄影家对您的摄影产生过影响?

舒萍:初学摄影,有幸遇见陈仲元老师,我特别喜欢他的作品,那些不经意的小品,无论黑白还是彩色,细腻、平静,犹如人的内心。再后来,我对日本很多摄影师都产生了兴趣:荒木经惟以情欲表达的生命,山本昌南的禅意,森山大道凌厉的黑白,还有细江英公等一大批日本摄影家独具特色的风格,这些作品与风格,渗透到骨子里,便会糅合,最终体现在作品之中。

与影像为伴这么多年,其实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的作品体现了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以及你爱过的人和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舒萍:摄影体现你爱过的人和事-中国摄影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me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