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茶之道,漫染人生

观茶之道,漫染人生

作者: 澜沧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1-17 18:10 被阅读0次

大口喝酒,小口品茶。中国人对这两种历史悠久的“饮”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茶,在被赋予灵性之初,就饱含了“慢”与“满”的气质。慢饮其味,满溢情怀,这是每一个品茶者饮茶时的常态。

若是要问中国人为何如此钟爱饮茶?宋徽宗赵佶亲撰的《大观茶论》中有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

这番古语译过来就是:“至于茶,它凝聚了闽瓯之地的灵秀之气,汇集着名山大川的仙灵禀性,饮茶能够祛除郁结,荡涤胸襟,使人达到清正平和的心境。”

可见,国人饮茶,喝的是修身养性。

知道饮茶背后的深意,不足以使一个人的性情变得如茶汤温厚。

是什么让饮茶者有了不易褪色的情怀、不可动摇的气节?答案还得从不擅为君却善论茶的宋徽宗处获取。

《大观茶论》是宋徽宗写给后世的茶事专著,内容包括种植茶树的土地选择、气候要求、茶叶的采摘与加工处理等,共计二十篇。

品读这二十篇茶事古文,我们得以穿越浩瀚时空,窥见中国茶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貌,在漫漫茶事中修养身心。

不过,古语虽简练、韵足,今人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且古书少有呼应主题的配图,读起来更是考验今人的理解与联想能力。

好在,“痴迷”茶文化三十年、曾获“陆羽奖”的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王建荣为万千茶文化爱好者与门外郎编撰出了一本茶事通读著作。

这本历时三年打磨出来的《大观茶论:寻茶问道》,通过起用古著原文,承接全文注释,转译今人用语,融合当下研究四种形式,将宋徽宗的茶事之作做了适应性整理

读者在文字图画相映成趣的内容引领下,可以观赏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点茶技艺的无限魅力。同时,还能在文字的馨香下涵养茶汤般温厚的国人品性。

相关文章

  • 观茶之道,漫染人生

    大口喝酒,小口品茶。中国人对这两种历史悠久的“饮”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茶,在被赋予灵性之初,就饱含了“慢”与...

  • 把盏西窗下,远观霞染山。 茶香唇齿漫,心内忆红颜。

  • 茶道十味、犹如人生

    茶有一道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 茶有二悟 一杯茶,由苦而甜,而后...

  • 把盏西窗下,远观霞染山。 茶香唇齿漫,心内忆红颜。 半坡茶山越秋冬,深谷幽涧孕名种。 采摘嫩芽翻炒后,独特毛尖味不...

  • 和谐之道(大纲)

    和谐之道(大纲) (一)总述 和谐之道,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和谐之道,既是人生观,也是幸福路。 和谐之道,既...

  • 茶意

    茶有一道 茶道,犹如人生之道。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总是把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 茶有二...

  • 【任焕红说】无题

    于喧嚣之中,把盏清茗,煮生活五味,熬人生极致,观世间起伏,茶香尽染于菩提之味,与一盏茶静坐,对吟山河静安,是时光之...

  • 北宫行远

    山海 漫山红霞染,层云穹宇扬。 登峰观彩影,秋尽岂神伤?

  • 捣练子.闲适咏怀

    晨兴起,观仙葩, 碧叶红颜羞百花。 寂寞无聊空夜长, 赏诗学仄漫呷茶。 (闲适无聊居家观花呷茶小感悟)

  • 关于茶的五性六味

    品茶如品人生,茶道犹如人生之道。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总是把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茶也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茶之道,漫染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oc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