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今天,鲁迅逝世。
不知道旁人怎样,自诩读书时语文还不错的我有点儿怕他,他的文章在教科书中有着重要位置,每次都会被当作考试重点,很多东西太深奥,文字又有些拗口,所以只有硬背老师给的意义啦,文学特点,政治影响等等,以致于后来不需要考试了,偶尔读书遇到鲁迅的文章就会直接翻篇,不再去接触。
当然还是有例外的,我非常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觉读来唇齿留香。今天这个日子,还是找出了自购买后翻了翻就束之高阁的《朝花夕拾》,看到熟悉的句子,感觉还是能背出来,一是的确有兴趣,其次就要归功于应试教育了,几十年了,仍然难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是不是很熟悉?以致于至今走在江南小镇时还会仔细看看墙根儿,是否有何首乌,即使不似人形,也可以用来乌发。
《朝花夕拾》中充满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即使有他一贯的讽刺笔触,也没有我们熟悉的犀利,而是让人觉得活泼,感觉这不是被教科书固化了形象的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今天一天就在虹口附近转悠,出门前计划中是有到甜爱路上的鲁迅纪念馆看看的,也想去内山书店拍拍照,可出门后忙起来就忘到脑后了。总感觉有件事情没有做,回到家中准备写今天的文字时才记起。就在文字中祭奠先生吧,找出两本鲁迅先生的书,九十年代初买的,一直没怎么读,认真读读,或许不再受考试干扰,或许不再是年少无知时的单纯懵懂,对于先生的作品应该能读懂了吧?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对先生有这样的评价,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他与同时期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以此作为对一个伟大灵魂的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