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有的选择我们能快速作出,有的选择却异常艰难。读完《决断力》这本书,让你不再惧怕“选择”,只要遵循一种模式,最好的选择自然水落而出。
1.你真的了解你的境况吗
很多时候我们陷于“到底是选A还是选B”的困境中,这时候你已经陷入了“思维狭隘”的思考模式之中了,你把这个问题看成了“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你真的除了这两个选项之外没有其他选项了吗?试着想出第三种选项,在二者中寻找折中,或者跳出问题本身,将问题置于人生的大背景下,你的选择真的就只有这两种吗?
2.找到那个已经帮你解决问题的人
试着寻找与你境况类似的事例,运用类比法,把你的情境与其他事例相比较,分析对方的优缺点,你能在脑中预演出你采取某项行动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再进一步从更广泛的特征上模糊匹配你的选项,你会发现其他领域的更新颖的概念,启发你产生更好的想法,从而拓宽你的选择范围。
3.该不该选它,让客观事实说话
通常在订餐或是选择一个酒店时,我们会参考网上的评价,但为什么我们有时要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印象而不是客观数据呢。比如,很多人在选择一份工作时并没有向当前或原来处于相同职位的人请教就接受了工作。难道这些人的评价不比一份餐厅或酒店的评价更具有参考价值吗?尤其是在面对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我们更应该通过搜寻一些客观评论或数据等对一份选项作出评估。千万不要自负相信你的直觉,根据泰洛克所做的一项调查,普通人做出错误预测的概率是45%。在做预测方面,我们都应该保持谦虚。
4.何不尝试一下
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有机会把自己的选择置于现实中进行检验的。尝试就等同于做小实验来测试我们的理论,而不是盲目的直接开始行动。尤其是在面临一项重大选择时,更要慎重你的选择。“试婚”的概念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在尝试中发现了偏差时再做调整,避免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5.克服短期情绪
瞬间的情绪诱使你做出那些在长远看来是最坏的决定。比如在推销员的说服下一时冲动购买了并不需要的商品。应尽量避免在怀有强烈的情绪时做出决定,最直接办法是当自己感觉到很有可能一时冲动做出选择时,给自己一个冷静下来的时间,并告诉对方自己需要足够的时间考虑,如果仍做不到时,应尽量避免面对面的交流,避免受到对方情绪的感染。
6.运用10-10-10法则
10-10-10法则是指从三个时间范围内对决定进行考量:从现在开始起10分钟后,我们对这一决定会有什么感觉?再过10个月呢?再过10年后呢?这三个时间范围的框架迫使人们流出决策考虑的距离,均衡了短期情绪和长期观点,而不是完全摒弃短期情绪。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选择。
7.遵循你的核心价值观
通常一个令人苦恼的决定常常是与自己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想法。我们应时刻问自己: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的志向和目标是什么?拨开眼前的迷雾,认清选择对于人生的影响,在众多的选择中,排除那些干扰核心价值观的不重要的选项。
8.做好出错的准备
任何一个选择当然会有出错的可能,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出错前就应提前做好准备。我们要给自己一个容错范围。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情况是什么?对于最坏的结果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对于最好的结果,我们是否能够把握成功所带来的机遇?通过预演最坏的情况,设想最好的情况,我们能够分析失败的原因,思考迎接成功所欠缺的能力,提前进行改进,事前完善,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布局。
9.设置一个“触发器”
当我们最初一个决定后,常常便不再对其检查,而是放心的任其自由发展。比如创业者都倾向于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他们不愿意让前期的投入付诸东流,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就像参加赌博的人,总是想要用剩下的钱来翻盘。这时,为自己设立一个触发器就很有必要,比如,对创业者来说,三个月内如果没有一个顾客,就要重新思考这个决定。对赌博者来说,将赌资分几份放在不同的口袋里,一份花完时,强迫自己中断一次,考虑是否还要继续下去。这类“触发器”帮助我们时时保持警惕,在每个节点,为自己提供一个选择的契机。
10.一劳永逸的选择策略
一套科学的选择程序,能够避免因主观而做出不理智的选择。此外,有了科学的流程,我们便会冒更大的险,做更大胆的选择,回顾我们人生,我们所后悔的并不是做了什么,而不是没做什么。学会利用一套科学的选择流程并不是多高深的技巧,只要稍加学习便可以掌握。掌握了选这套流程,我们仿佛拥有了一把“万能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通往更好的选择之门。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