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思维的目的是为什么?为了生存做出更好的选择。
如何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要有清晰明确的观点或原则。
如何得到清晰的观点或原则?需要我们有逻辑的思维。
我们经常提到的思维,究竟指的是哪些?逻辑思维,发散思维。
逻辑思维又常指哪些?分析、归纳、演绎、推理。
我们说话,写文章,其目的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写不出文章来?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又不知道说什么?
尽管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都在获取信息,有意识的无意识的。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无论是我们看一部电影,听一个故事,读一本书,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多有触动。
但是,很快我们便忘记了电影的内容,故事的主角,书中的核心观点。
我们不能否认,一部电影,一个故事,一本书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
不过我们有的也许只是一个笼统的感受,这种感受有时候很强烈,却很模糊,我们说不清楚。
这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并没有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意识地思维加工,我们没有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回顾。
也就是说我们缺少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
我们有的只是信息的堆砌,却没有自己的观点,或是思想和观点并不清晰。
然而,我们的大脑潜意识时刻在工作,我们大多数行为都交给了潜意识。
潜意识决策是人类生存进化的机制,大部份非常高效且有用。
但是,在很多重大的选择上,依据我们的潜意识做决策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必须运用清醒的意识来决策。
写作的过程,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养成思考地习惯,形成自己清晰的判断意识,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最终摆脱潜意识决策。
如何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似乎是我长期以来的痛点。仲么办?焦虑中……
本周又遇到交作业困难,所以写下以上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