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博客上看到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奈何再点开书签,却已是不存在,实在令人感叹。
这句话是很重要,而又争论不休的。这话重要在什么地方?这是“大学”的第一步,物格而后知至,然后才能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这话为什么有争论?因为先秦时期并没有“格物致知”这么个说法,可以认为是托古之作,故而后世争论不休。当然,这只是我倾向的观点。
但这四个字还是很值得研究的,我并非因为这是古人的话,就在这里胡扯八道,而是想从其中找一点现实的修身意义。
“大学”非同于“小学”。小学学技能,大学学修己。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可是啊,生存技能还是得先学好。
最为流行的就两家,一家是朱子,“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个人而言,是不太认可的。简单看,有知识和有道德就是两码事;再一想,做不到,“穷纠事物的道理”,这可能吗?
还有一家是王阳明先生的。说来,他原先也是信朱子的,还有“守仁格竹”一事,最后发现没什么用。他提出了“格”是什么呢?是正,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以前在博客上看到还有司马光提出的: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是抵抗的意思,抵抗外部的诱惑。
这二者能结合则更好,也像是一体两面。既是格去心中之恶,也是抵抗外部诱惑。
事实上,朱子的话,其实在后来更为流传,而知识的提高也确实对修身有所帮助,但依然不够贴切。
去恶,要外去恶习,内除邪念,方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修养。没这基础,如竹篮打水,炊砂作饭。
“格物致知”还有其他解释,难以兼顾,还请见谅,不吝赐教。
评论区提到的文章是一种从作者科学研究角度的新认识。按作者说法“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使人们重视实验精神,给予传统文化新意。实际上,这篇文章题目完全可以换为“要有实验精神”,不是探讨原意,而是创新,不太好冠以“真正意义”。但确实是值得借鉴,新时代的人还是应脱离传统的窠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