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餐又是潮汕的红桃粿,朋友给了六个,陆续吃完了。在这个寻常的南方冬日的清晨,好看的、美味的咸豆沙馅的粿包着甜蜜,“粿”着幸福。谢谢我的朋友!
现代人生活压力好大。我五点多睁眼看朋友圈,就有三个圈友挨个儿发失眠的消息,三四点左右。他们在等待大脑度会儿假,大脑三心二意等待闹钟,闹钟尽职尽责等待着生活分配任务。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如果你在一线岗,就知道做班主任的压力大得很。每个班总有几个特殊的家伙。这些家伙后面代表着一个、两个的家庭。好歹都是缘分,对他们的教育,我尽量保持着耐心:培养他们当班干部以资鼓励,经常谈心掌握思想动态,发现优点即喜报家长,嘱咐同学前线巡查,狼烟起时速找灭火器。但是起火、灭火、再起、再灭,当学生A每个学期重复三四次时,我实在是烦透了。昨下午的风波虽然很快被我摆平,但直到下班时心里仍然滞留着一团郁闷之气,驱之不散。好在晚上几个同事攒了个小火锅,边吃边吐槽,回到家时总算能做到看着女儿玩手机也不生气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班的学生对这样的句子并不陌生。昨下午等A的情绪稍微稳定时,我在其桌面用红粉笔不断重复着写“忍”字给他看。我是又恨又急呀!遍数每次之因,皆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对于一般学生而言,笑笑也就过了,根本不会介怀,但A做不到。一个眼神或手势都会让他崩溃,更别说言语了。才十二岁,一辈子还那么长,总会有父母、老师、同学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当火又起时,你怕是会重度烧伤啊!
多次跟家长交流后,我觉得A也是很可怜的。
他与人说话时不敢正视对方,他的内心是脆弱的,强烈的自卑感像漆黑的墨水浸泡着全身。他就像冬天里找太阳晒的刺猬,外界一有响动,马上就竖起尖尖的刺来保护自己。每个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解铃的只有他的家长,而家长的迷之操作我也看不懂。有时候我真的觉得那众多的电话、微信或者面对面的沟通到底值不值。
现在的孩子也的确缺乏忍耐之心,年轻的90后00后父母育儿当注意。去低年级上课时,板书还没完,总会有几个嚷着“老师你挡住我了老师你挡住我了”。就那么几秒钟,他们都等不及。这时我会说要“学会等待”,有一定效果。有一次二年级某男生又犯,女同桌响亮地回复:学——会——等——待!男孩立即安静。饥饿延时,吃啥都会觉着香。父母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本没有错,但最好让他等一会,再等一会。
稀里糊涂地就把这个学期过没了。
好吧,还有忙碌的一周,总算快结束了。
稍事休整,准备买返湘的火车票了。
能不能带上我八十岁的婆婆去乡下哥嫂家过个肥年?穿着湖南省省服,围着电烤炉搞杯绿茶,槟榔不吃,零食来点,揣着两三百散票子等侄女们吆喝:细曼,打牌不?五块的,扎六只鸟。我们打慢些,喊我娘来在侧边告诉你打,哪个赢哒晚上请吃烧烤喽!
……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1935/e170391f40d0ef4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