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中国人而言,节日是要和家人一起度过的,而一年到头,最为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当春节来临,数以亿计背井离乡的游子纷纷从各地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对家的眷恋都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基因之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情感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血缘关系的远近也决定了家庭关系的亲疏。只是,家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单凭血缘就能认定谁是我们的家人吗?
在现实生活中,那种虽然有血缘关系却十分淡漠的家庭并不少见。还有更多人,拼尽全力挣脱原生家庭后,宁愿选择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一起生活,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
2017年,有一部名叫《人生密密缝》的日本电影在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摘取了“泰迪熊奖”和“评审团奖”,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一定会被影片中那种温柔细腻的情感所打动,也不会忘记电影中的人物对家庭和情感的渴望。
如今,导演荻上直子推出了电影同名原著小说,再次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温情治愈的故事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03/d93916daf0faad79.png)
荻上直子是日本知名的导演、编剧,同时还是一位作家。她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图像工学专业,曾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习电影制作。
2003年,荻上直子推出自己的处女作《吉野理发之家》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儿童电影部门特别奖,从此受到电影界的关注。之后她又陆续推出了《恋上五·七·五!》《海鸥食堂》《眼镜》《厕所》《租赁猫》等作品。除此之外,她还出版过小说集《モリオ》。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03/834efb332b4ac6c5.png)
《人生密密缝》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故事。
11岁的小女孩友子和母亲博美相依为命,博美常常徘徊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每天都喝到深夜才回家,年幼的友子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有一天,博美丢下一万块日元的生活费和一张字条后,又一次不知所踪。无奈之下,友子只好去舅舅牧男家里暂住。牧男有一位同居女友“伦子”,因患有性别同一性障碍而接受了变性手术。
在伦子细心温柔的照料下,友子逐渐卸下了心防。伦子给友子扎可爱的辫子,为她做可爱的便当,带她去看樱花,在她从噩梦中醒来时给她温暖的怀抱和安慰,还教她用织毛线来排遣烦恼和愤怒。而这些,都是博美从来不曾给过她的家庭和母爱的温暖。
随着相处时间的变长,友子逐渐习惯了新的“三口之家”的生活,而伦子也产生了想要收养友子的念头。这时,博美却突然回来了。
如果你是友子,会怎么选择?是选择那个给了你生命却总是不能好好照顾你的妈妈,还是选择和无微不至地照料你、却和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伦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03/7bf345efb7edbe7e.png)
书中出现了好几位母亲,分别是友子的母亲博美、博美和牧男的母亲小百合、伦子的母亲富美子,还有友子的男同学小海的母亲直美。而伦子,在博美离开后实际上承担了照顾友子的责任,也可以说是一位“母亲”。
抛开血缘关系上的差别,对友子而言,伦子和博美谁更像母亲一点?明显是伦子吧,她给友子做美味的便当、扎可爱的辫子,教她织毛线,还搂着她睡觉。而博美,经常让友子吃便利店的饭团,还总是带她去居酒屋,动不动就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03/4885a4323776eb6b.png)
即使是同样有血缘关系,不同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包容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富美子和直美。
在伦子还小的时候,富美子就意识到了自己儿子的不同,但她并没有试图去改变伦子,而是尝试去理解和尊重伦子的选择,并尽己所能为了孩子与周围的偏见和歧视做斗争。因为伦子想要胸部,她就用毛线给她织了一对胸,还教伦子学会了编织。
在她看来,自己的“女儿”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女孩子”。正是因为她的包容和理解,伦子才能有勇气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如愿以偿地变成身心统一的女性。
另一位母亲直美,和富美子一样拥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儿子,她是怎么做的呢?见到友子和伦子一起生活,不仅不让小海和友子玩,还偷偷向儿童机构举报;见到小海写给学长的信,就将信撕成碎片。
在她眼里,所有和正常人不一样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而像小海这种喜欢同性的孩子更是“罪孽深重的孩子”。最后,小海被逼入绝境,因吞食大量安眠药而住进了医院。
真正的爱,不是你希望对方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你尊重对方的意愿支持他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从这点来说,伦子比小海幸运太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03/0fcd648b8c0a93d6.png)
其实,书中还有两位非常相似的母亲,那就是友子的外婆小百合和小海的母亲直美,她们最相似的地方就在于对孩子的控制欲。
因为丈夫出轨,小百合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了两个孩子的身上。牧男回忆说,母亲和姐姐总是争吵,而牧男只能躲到书里面等他们吵完。
后来,博美遇到了友子的父亲,早早从家中搬离。于是,小百合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到了牧男身上,给他做便当、深夜等他回家……这样充满控制欲的母爱使得牧男喘不过气。最后,小百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被牧男送进了疗养院,而牧男也终于过上了独立自由的人生。
同样,直美对小孩也是充满了控制欲。她为小海规划了一个美好的人生,不允许小海和她眼中“不正常”的孩子来往,更是坚决无法容忍小海喜欢上同性的学长。这种强烈的掌控欲最终将小海逼入了绝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03/9f4c43fbcdad580e.png)
和她的电影一样,荻上直子的书也带着淡淡的日式小清新风格。所有的故事都是由小女孩友子串联起来的,结尾她所面临的选择也是荻上直子留给读者深思的话题。什么才是真正的家人?想必我们的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同时,伦子的成长经历也说明,无论是谁,都会渴望家庭和亲情的温暖,都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友子在警察局唱的那首摇篮曲,她的外婆在疗养院里喂金鱼时也唱过,而结尾博美去探望小百合时也唱起了这首摇篮曲。
可见,无论是小百合还是博美,尽管她们不是完美的母亲,但她们仍然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用错了爱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