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中国哲学和“智慧”的专著,通过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剖析中国智慧的特点,探讨了中国哲学在原发期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动因,并试图用中国智慧为西方理性开辟新的道路。全书分两部分,观点新鲜,行文朴实。
读者对象:供高校哲学系师生及哲学专业读者使用参考。
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于连(FrancoisJullien,1951年-),其名亦有译作朱利安者,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由于其治学思路是经由中国反思欧洲,因此更多的人通常也乐于将其列入汉学家的范畴。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全书大致是王弼判老子次于圣人孔子这条的注解
# 虽然全书的核心问题意识我在去年就开始有模模糊糊的感知,但作者的逻辑能力和叙述功底还是让人叹服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确实可以在国学问题上带给国人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 中庸解释很启发
# 非常喜欢其中对中庸跟易的比喻。。。。。精辟
贰:
这是一本我们的教授们想破脑袋也未必能写出来的书。
然而,这又是一本我们的哲学的教授们想想破脑袋写出来的书。
在一个“他者”的维度上,很难想象于连会把这个他眼中的“他者”论说的这么精彩绝伦。当然,中国的中国哲学教授们不必气短,郭象当年在评价庄子的时候,就说庄子“知道”然而未能“体道”、“行道”,同样,你于连再牛逼也不过是个“知道者”,你于连是不会“体道”、“行道”的——在东方的酱缸里,中国的中国哲学的教授们才是“道”的守护神,才是“智慧”的活生生的体现!
然而,人家于连又何尝想潜入这坛子酱缸呢!于连在东方智慧中游历的目的,根本不是要用东方的“智慧”把西方“哲学”一棒子打死,而是为了再给“理性”打开一扇门而已。
圣人不意,圣人不言,圣人不争,圣人不教。
圣人很平常,圣人很内在,圣人很整全,圣人很自然。
圣人是智慧的化身,浑身上下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然而这种光芒又不像“红太阳”,而是在内在中闪耀——这就是所谓“葆光”,所谓“怀玉”,所谓“光而不耀”。——然而,对这种智慧领悟久了,却又难免想成为耀眼的“红太阳”。
智慧是没有外在历史的,它只有内在性,因此,它拒绝辩论,也不屑思考。在智慧的映照下,中国的学问永远不会争论“是非”,而只关注“全偏”或者“好坏”。
于是,智慧的行文中永远充斥着的字眼是“然”,也就是“但是”,——“你的观点也有道理,但是……”;还有“可”,也就是“行啊”,——“这样也行,那样也好……”。
正如于连所说:“中国的思想家在表达中之所以如此委婉,是因为他们并不想通过种种理由让对方信服自己,而是想操纵对方,使对方让步。他们绝不会公然采取完全相反的立场,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
这种“智慧”,诚然内在而整全,但是,智慧的“自我参照性”却使我们丧失了对“公共性”的兴趣,也丧失了对“立场”的坚守,不仅为zzzy的盛行提供了内在的根据(100-101页),也为善于和稀泥的士大夫人格提供了学理的保障(214页)。当然,这种弊端不能怪“智慧”,在于连看来,“智慧”本身即应该是与“政治”无关的。中国思想的所有价值便在于对“智慧”的守护,然而,中国思想的所有不幸也在于“智慧”与“政治”的纠缠。
我觉得,我们看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看于连在100、101、214这三页纸中的论述。我们不能只留恋于于连的精彩论述之中,并自觉得意洋洋、高人一等;我们更应该看到儒学或国学并非一粒“政治神丹”,如果不幸看不到这一点,就只能永远活在智慧的内在性之中,却在政治上注定“低人一等”——即便某些人荣升为了“国师”!
而对于“中国哲学”这门合法性都岌岌可危的学问来说,正确的路向也绝非闭门造车,试图酿制“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而要想于连一样,直面并解析“他者”,并且不仅仅是简单的以西方为“哲学的他者”,而是“智慧的他者”,这样,庶几才有几丝希望吧!
圣人无意,哲人有意。然而,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圣人,却确实需要智慧的哲人。
叁:
于连的书读起来很过瘾。这本书,在西方的“哲学”和东方的“智慧”之间,来回穿梭,以对比的方式阐明了很中国的一个特点: 无意的智慧
我作为拆尼斯,看拆尼斯的文化也看得我迷迷登登的,现在倒好来了一个外国人写孔子,老庄。让我挺感意外,倒真有点新鲜。
通过外国人的手术刀解剖过的拆尼斯古文化,说实在的读起来费劲,还过有些观点我倒是满同意的。书里有一句话“智慧是灰色的,而生活和宗教却相反,是五颜六色的”
是的真理无处不在,正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不管我们同意不同意,每天绝不迟倒早退。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