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隐约有些思考,但今天看到班主任群里分享班会课的课件,关于职业规划这件事,才让我把对这件事本身的一些认知浮出水面。
为什么有些人会一生都需要从事一些很辛苦的工作,而有些人却可以日进斗金。
比如现如今非常热的知识付费,关于写作的,关于服装搭配的,关于学习办公软件的,关于教人理财的,关于教人如何赚钱的,关于如何处理两性关系的,关于教人创业的,层出不穷,大概只有我想不到,还没有市面上没有出的课程。
某种程度上,我内心是有冲动的,冲动在于入账真的是让人眼红,但说实话我本能地又会比较抗拒这样的氛围。
2020年罗胖在跨年演讲上讲到,愿我被皆是躬身入局者。我最近一直在反思我这样的行为,马云有一段很经典的话:很多人看到了才相信,而厉害的人是相信了再看到。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所以内心的两种思考总是在争权夺势。
所以目前我的认知来讲,人跟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大体上分几类情况:
第一,原生家庭的高度
家庭对人耳濡目染的影响不用多赘述,总有那句话说你奋斗一生的终点不过是别人的一个起点。说的就是这个情况,不可抗衡的因素当中,家庭因素拔得头筹。
第二,后天自己努力拼搏向上的劲儿
这类人往往是励志类人物高频出现的集中代表。但这里面有会有分知道方向的拼搏努力和不知方向的盲目努力。
而我正处于不那么清楚自己方向到渐渐清晰自己方向的路上。
在这之间隔着万水千山,隔着对事物本质逻辑的建立,隔着对底层逻辑的种种认知。
普通人如你我,这是可以我们可以发挥广大空间的关键点。前阵子听得到里面介绍过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的就是女主的父亲完全不相信现在的教育和现在的医学,作者是靠着后天的不段自我教育走出大山。成就自己的。
所以多读经典,多经历尘世,多观察总结,内心抗拒也要进去看看究竟,不断反思总结。总能渐渐摸清楚自己的方向,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第三,当然是后知后觉
没有家庭的熏陶,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是别人的观念想法推着走,被别人影响本无所谓,如果自己并不能够觉察到自己拥有这样的行为模式,就显得后知后觉,对很多观念没有思考一番,只是全盘接受,就很浪费自己很难得的一生。
所以这三个方面大致上是我对人跟人之间差距的一些粗浅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