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讯息:
“广告人拍不好抖音,北京人讲不好普通话。大约是一个意思!”
结果不出五分钟,底下就是点赞数十加。
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意思:
有点基础的时候,最难放空。
关键在于:“有点”!
貌似景别你懂,运镜你懂,蒙太奇你也懂,即便每次都用Red one 画质超高清,依然无法逃脱“一顿操作猛如虎,播放只有250的窘境”。
真心话,做抖音真的是一个,多维变量重叠的技术活。
灯光、语言、文案、表情、肢体、场景、剪辑都得一个人干。不干抖音,真心没法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自媒体的“自”。
广告人拍抖音常犯的毛病:
往往总要挖空心思想创意,而且创意还得特有逻辑。不仅要有逻辑,逻辑完了还要有所谓的“洞察”Insight。
讲真,拍抖音有时候真TM不需要有逻辑。
没逻辑的谐音梗才是95后,反智传统主流语境的刻意表达。
要讲逻辑是吧?看新闻联播去。
横店来的网大咖,要想拍好抖音也真得翻阅崇山峻岭,无心看风景。那些胸大腿白的小姐姐,再也不敢斗胆上演工体甄嬛传和兰博没有比基尼。夜里嚼着槟榔的导演们,每次都要一边涂着霸王防脱冒泡泡,一边绞尽脑汁地想破最后的神仙跳,喔,不,是神仙大反转。
抖音里有大量的画质不清晰,妆容不修饰,相貌和骨骼都格外清奇的高人。仅仅凭借的是一份真实呈现,就能在短短数月内攀越百万粉丝大V的闪耀榜单。
再加上短视频运营,逃不过得把数据玩得利索。一旦懂创意的理科生杀入进来,玩好了DOU+投放的ROI,那感觉简直就是降维屠戮。
对了,说到投Dou+这件事,真的可以看做是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以前投放,哪有普通人什么事。现在只要花费100块钱,就能让4000人看到你的清奇脑洞,或者深邃思想了。
所以,对于那些整天摆弄单反给妹子拍个视频,或者替富土康蒙太奇个剪彩的熟练工们拍不好抖音真的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就像人人都会写字,但成就诺贝尔文学奖的没有几个。
竞争往往总是多维度的碾压,而只有一成不变等着被淘汰的人,才会把所谓的初心和专注泡成一壶又奶又苏的迷魂汤,灌得自己神志不清还感动连连。
结果一上抖音就懵逼了,大家压根就不看你那些炫酷的景别和运镜。前三秒讨喜不讨喜,有没有反转的期待。直接决定了动动小指尖把你划走不划走。
说起入行做广告,我其实是从做公关开始的。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选择行业,真的都是非常诡异的机缘巧合。
那年还没毕业,碰上万博宣伟的校园宣讲。当时减了齐寸短发的吴锦屏,凭借公关人的干练表达,以及各种光鲜高大上的工作照,把我这种职场菜鸟忽悠的真是“元神出窍”,顿时生出各种无比向往。
记得那时候,东方卫视也才刚刚成立,东方早报还洋溢着南方周末式的理想主义。而我正在区县电视台实习,审查稿件的老师来自原来的乡镇广播台。每次读稿,我都不由自主怀疑自己语言逻辑是否需要重新校订。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年转型步子迈大了就有可能变成转行。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说好的不忘初心、刻意练习都有可能哐漆一下。变成被淘汰、被剩下、被优化的老顽固和老人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