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篇书评。因为我写的缘故,可能有点不正经,想正经从书评中学东西或者供以后择书参考的请绕行。
先说作者吧,别看到结尾才发现并不是您认为的那本(手动微笑脸)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法国著名心理学家,以研究大众心理学著称。
书简介如
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聚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了通知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怎么理解勒庞的观点呢,同样,我还是举个例子。
我生在秦朝,刘邦就睡我上铺,突然有一天,他起来,说自己是神,给我们看种种神迹,啥玩意,让我卖命,我刚分手,还没孩子呢,不 可 能 吗?
奶奶的,演讲的太燃了,反正暴君无能,怎么都是一死。干一票大的,万一胜利了,是不是有机会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赶紧报名!
片段停留在这,我为什么决定为刘邦卖命,是因为我真相信他么?不一定,我肯定也有疑虑。如果他单独找我,我会揭竿而起,怒发冲冠为上铺么?肯定不会,因为我怕死。
但是,为什么我最后决定加入?
因为,当你处于群体中时,群体这种集体氛围定然会将你感染,也就是说,情绪性加强,理性降低。以往深思熟虑的自己荡然无存,有的只是被群体情绪左右的自己。
《乌合之众》就是阐述这么个类似内容。但是,可能有的人觉得这种群体思想可能对我们现代人形象不大,或者有种隔阂感。
那么我举个最近热门例子,可能触碰一部分人的神经。
第一个例子:高铁占座无耻男。
不知道大家最近看没看新闻,有个男的刷屏各大新闻客户端,主要一个男的霸占一女生座位,列车长过来让倒座也不起身,说站不起来,最后人肉原来是个博士。是个博士,是不是有种反差萌。
这条新闻发布后群情激奋,恨不得手撕了他。先表明观点,我跟你们一伙的。
不过要说点咱们不爱听的话了。
如果从《乌合之众》观点来看,我们其实已经群体化了。我们这么恨这个男的,是否是被群体情绪操控?如果,这件事不是一个全民事件,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是路人,看见这一幕,没有视频,没有媒体,没有第三者,只是我们路过时看到这一幕,我们感情是否还会这么激愤?我们这么恨他是出于本意还是被新闻文章作者牵着鼻子走?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乌合之众》。
第二个例子,滴滴车主杀害少女
这个新闻应该更炸,不知道自己搜一下吧,我就不赘述了。但是
我提前声明,从情感上说,我并不想举这个例子,因为我曾经喜欢的妹子也是用滴滴晚归,确实很有危险,虽然现在不用我担心了。
不过,可能我不往下说也有人或许能猜到我想说什么,第一点和上面例子一样。
第二点,我想说逻辑性下降。如果撇开道德不适和感情因素(每个家庭可能都有人用滴滴,而且是有可能就是我们爱的人,所以我们心理上不允许有不安全的可能性。)
就逻辑而言,一些倡导不用滴滴,用别的APP的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你不能保证别的APP就比滴滴强。
其次,有人愤怒的点是几个月前刚发生,现在又发生一次,就是有漏洞不补的迹象,说明滴滴不负责任。但是,我想说的是,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上次的事大肆报道,才导致这次悲剧。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曾阐释过这么个观点,他举个例子,一个人自杀以后,通过报道,可能相继有人以同样方式自杀。
《引爆点》的理论就不在这乱入了。我只是想说一种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都只能在你脱离巨大的群体愤怒及紧张后才能发现。
当然在这重申,我们是一伙的,滴滴这个样子,我死都不坐!
以上,就是《乌合之众》给我的启迪。当然书中还有很多观点,或许对或许不对,仁者见仁。
总体还是能让人对大众心理学有个粗显印象的,应该鼻祖级别的存在,个别观点可能被现代人嗤之以鼻,但是不影响其仍然是一本佳作,值得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