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石瑞娟,来自濮阳市实验小学。很荣幸能作为读书种子教师,在此分享我的阅读故事。
回首过往,我并非一开始就热爱阅读。上学时读的更多的文学书籍和报刊杂志,收获的仅仅是感动和沉醉,并没有带来学业上的自信和写作上的喜悦。初登讲台的那几年,我满心都是教学的琐碎事务,阅读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放松,帮学生搜集作文素材,教师的专业阅读对那时的我来说是件遥远而奢侈的事。
但那次谈话彻底改变了我。15年前,我通过层层选拔来到了实验小学,内心还是有点小骄傲的。很快我就遭遇了人生中的棒头一喝,报道时实验小学的领导对我们新入职的教师有一个“岗前谈话”,当徐校长问我怎么看待语文以及心目中语文的样子时,我侃侃而谈,什么语文是塑造生命的,学生需要的是大语文,不是分数之类的话都脱口而出了,内心还有点小得意。徐校长紧接着说:“这和钱理群先生的观点很像,你读过他的什么书?”这一问,我竟无言以对,我都不知道这个人耶,那一刻年轻的狂妄、阅读的无知让我无比窘迫。
入职后,因为我深知自己读书少,又整日与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教育名师做同事,我就惭愧汗颜,诚惶诚恐,更多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倾慕。这就像始终有一条鞭子在抽打我,使得我不断地奔跑,一刻也不敢停下。从那之后,我决心通过阅读充实自己。起初,困难重重,忙碌一天后,翻开书就犯困。但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每天早起半小时,睡前一小时,雷打不动地用来阅读。从教育理论书籍到文学经典,一本本啃下来。现在看来我就是在这样的感觉下成长的,一点点变得强大,最后感觉到自由。很多年之后,我觉得这应该属于自加压力。自加压力,是因为我觉得值得,我愿意为美好的未来接受这种鞭策,不待扬鞭自奋蹄,也就是我们实验小学“向星星瞄准”的灵魂附体吧。
我像海绵吸水般汲取教育理论著作的营养,苏霍姆林斯基、于永正、李镇西、王崧舟、窦桂梅、武凤霞……他们对教育的深刻见解、教学的艺术和对学生的关爱深深触动我。书中一个个生动案例,为我解决教学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理念运用到课堂,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设计更具启发性的教学活动。
文学经典的阅读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情感体验,让我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内涵。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的进步愈发明显。曾经在公开课上紧张得语无伦次的我,如今能从容自信地展示精彩课堂。这得益于阅读带来的知识沉淀,让我在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更加得心应手。我撰写的教学论文,也因融入了阅读中的思考与感悟,多次在教育期刊上发表。
最好的教师总是不教书,他们只教孩子读书,让孩子通过阅读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让孩子在阅读中建立自我镜像和人生坐标,在阅读表达中寻找高峰体验。
后来我就开始给学生买书,建立班级图书馆,带着孩子们读书,认识了新教育做毛毛虫实验的侯长缨老师,知道了童书阅读的力量,读绘本,读介绍绘本阅读的书。2017年我还特意参加了闫学老师的暑期绘本课程高级研修班,系统地了解了绘本的知识和课程,2018年我参加了接力出版社举办的童书阅读研讨会暨彭懿老师的新书发布会,还去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见识了儿童图书的创作和作品展览。总之我为推广儿童阅读,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我做语文老师也做班主任,所以我习惯用阅读带班风,班风正,阅读浓,带学生阅读,倡导学生阅读后写日记,每届的毕业考成绩都还不错,我知道这是阅读的馈赠。还有就是我开家长会喜欢讲绘本来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葡萄》《胡萝卜的种子》《安的种子》《小步走路》《犟龟》《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几本书,我都会从家长和教育的角度读给我的每一届家长听,给他们信心、鼓励和帮助。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一直相信,爱是等待时机静候花开,爱是一小步一小步走路,爱是包容是帮助是让孩子自己体验成功和喜悦,爱是慢慢走坚持走总会遇到庆典……这一个个的信念,通过书里的经典语言传送到每个家长的耳朵里,进而转化为家长的育儿行动,不急不躁,慢慢的带孩子读书,慢慢的陪孩子成长。十一年来我教过的每一届孩子,或成绩好,或成绩暂时落后,但他们都说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他们喜欢阅读,喜爱学校和同学,愿意亲近老师,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又对自己充满信心,愿意想方设法的去挑战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知道这也是阅读的力量。
我经常想:如果从学生一入学就把阅读的种子种下,那6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呢?2020年9月我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年级,带过一年级的都知道,一年级孩子入学各种鸡飞狗跳,怎么应付对我来说是个大难题儿,儿歌不会唱,口令还没学熟,面对着小不点儿,吓唬又不舍得,怎么办呢?发挥自己的特长吧,讲绘本故事。绚丽的画面,精彩的故事,再加上各种变调语言,瞬间就征服了班里那群萌豆们的心,他们忘了哭,忘了叫,有两次有孩子还忘了上厕所尿裤子里了,家长来换裤子,埋怨他不知道给老师说,孩子说:“石老师正在讲好故事呢,我要是说了去厕所,就听不到这么好玩的故事了。”搞得后来讲故事中间,我都要提醒他们去厕所,别又尿裤子。
课前讲,课中讲,喝奶时间讲,午后讲,课外辅导时间还讲,就这样我口干舌燥的把第一个月的入学适应期挺过来了,没有孩子哭着不上学不进教室,没有同学打闹不清留有后遗症,没有一个同学吵着放学要回家,这算不算是一个成绩呢,我觉得是!
第一次家长会我就和家长们就阅读达成共识。借助家委会的力量,找专业人士,给我们挑选、提供最好最经典最适合的阅读书籍,
绘本故事让孩子们眼睛明亮充满希望,家长们的劲头也十足,不想输在起跑线上,亲子共读效果从孩子们眉飞色舞的表情里就可以看出了。我在教室里的绘本讲读,也成了他们最享受的时光,那一年来除了出差或特别重要的会议,我一天不落,每天在拼嗓讲绘本。太累时不舒服想放弃时,看着那一双双好奇、欣喜、期待的眼睛,我瞬间又有了活力,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最让我骄傲的是他们表现好,我要奖励他们时,他们要的奖励竟然是我给他们讲一两个故事,直接隔过物质奖励,跳到了精神奖励。故事的奖励还有一个大好处,一人有奖励,大家听故事,所以在我们班里没有嫉妒。一个人表现好,赢得的是羡慕和感谢,所以大家都比着学,比着读。这算不算是阅读给我的一个大奖励呢?就这样,每天孩子们都有期待,都有收获,也都有欢笑,我也在读绘本中完成了自我认同。
我还邀请绘本馆的老师或者是班里的家长,定期来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上学期末我们还排练了四部童话剧,每个孩子都参与,有的还分饰两角呢,加班排练,累到倒头就睡,但是他们也不吵闹也不放弃,这让我很感动。阅读让孩子们专注有目标。周末社团活动也是读书为主,各位家长轮流组织孩子们进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们班还开了一次“爸爸家长会”,把爸爸们拉入到读书活动中,让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彰显力量,有爸爸带着读书,孩子们读得更有劲儿了。寒假我们开展了“一天读一本书”活动,根据阅读记录,50学生有45个完成了目标。暑假我们开展“不限量挑战阅读活动”,竟然有20多个同学完成挑战。
两年时间,每个孩子都有了三四百本经典绘本和桥梁书做底的阅读量,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力也强了,他们需要更新奇的一些东西了,三四年级就可以进行海量阅读的引领了,我引入儿童国际获奖小说,学生不但要读多,还要读好读深,假期里我就先设计共读书籍的阅读活动,学生先初读,开学后我再在班里领读、共读,进行阅读分享等。这学期我们还开始进行经典晨诵,校园生活、顾城、泰戈尔的唯美诗歌开始点亮孩子的生活,他们读诗、诵诗、写诗,开自己的诗歌分享会,在诗的滋养下孩子们的生命更自由更舒展,这学期我们把阅读分享会开到了市图书馆,孩子们自己组织,轮流主持,竞相分享……孩子们通过阅读,揣摩人物,研究角色,排练戏剧,《瓦屋山桑》《丑小鸭》教育戏剧的一场场展演赢得喝彩不断。教育的意义并不是当下可以看到的,而是需要经历需要体会,终有一日年少时射出的子弹会正中眉心,而这一刻教育也才完成了真正的闭环。
星光不灭,真理永恒。书如星光,可以陪我们到达诗和远方。我很幸运自己从未停下对阅读的探索。它让我从一名迷茫的新手教师,成长为能在教育之路上坚定前行的探索者。我期待2025年自己能一如既往,坚持做对的事情,成为时间的朋友,真正享受到阅读的红利。
我想我是幸运的,我是一个语文老师,拥有一间小小的教室得以践行阅读课程,可以用无数个日日夜夜来雕琢自己和那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书香流淌,阅读滋养每一个日子,一直可以做那个纯粹又深刻的教育之梦。我相信,只要坚持阅读,我们都能在教育的天空中,借助阅读的翅膀,振翅翱翔。
感谢大家听我讲故事,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