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来我们都在为“自我”而战

原来我们都在为“自我”而战

作者: 漠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12:37 被阅读24次

    1

    一直以来,特别不喜欢打鸡血,不喜欢给别人打也不喜欢被打。可是放眼望去,这个时代,鸡血似乎必不可少。

    自律的人靠自己打,他律的人靠别人打。内心的信念要么是“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要么是“我要成为像那个人一样优秀”。

    我渴望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于是我尝试各种方法去训练自己的“坚持”。毕竟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

    看励志的书、参加高价的打卡训练营、拉一帮人和自己一起坚持——我不否认,有时候“坚持”需要外力,外力也确实让我在某此事情上坚持的卓有成效。比如练出了马甲线、英语水平阶段性的提高、睡眠改善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收入增加了……那些当下,我也确实为我的“成就”自豪。可是后来,这些依然不能成为我继续坚持的动力。

    我与“坚持”对抗了很久,大部分时候的结果是——自寻其辱,把自己的自信撕碎在地,恨不得再踏上几脚,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曾经我把此归结为——没有内在动力。因为我确信的知道,名利不会给我多少前进的动力,如果为了利,早年我就不会丢弃高薪无压的工作,去苦哈哈的创业折磨自己;如果为了名, 这几年我就不会明知自己可以讲课赚钱,但却不讲课,宁愿去捧别的讲师,给人做嫁衣……

    无数次,我问自己想要什么?我的答案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每个人做事的内在动力吗?

    2

    这十几年来,唯一让我没有“坚持”就做到的是——持续分享。这件事,从来不需要任何人我打鸡血,甚至我自己。它就像一个习惯一样自然。

    正是这样的“分享”让我走到今天,拥有了影响力,和一些人眼中所谓的“成功”,可是也同样让我无数次困扰。困扰的是,我很难做到为了分享而分享。

    就如一个好友对我说:“我觉得你其实很有煽动力,如果你想的话,会有很多人跟随你,你会比现在更成功”

    可是她不知道,如果分享是为了让别人去跟随我,或向我学习,或引导他走向“成功”,我能感觉到自己内心的一种排斥,愧疚和压力。

    排斥源于对“追逐成功”的抗拒,愧疚源于对自己的否定(觉得自己并不足够),而压力更深的源于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去承担。

    在我心里在,“分享”之于我的意义是——理清自己、看见自己、滋养自己。

    3

    分享中,也许我可以对你说“这里有爱,你来吧!”,你来了,可是当我的爱让你感到不足够时,你会离开。每个人都需要爱,但别人给的爱都是幻相。如果我有能力,我希望给你的是唤醒你爱自己的能力,但我更知道,我唯一有的能力,就是跟随本心做自己,而这是我爱我自己的方式。

    我可以说:“来吧,这样做,你可以跟我一样成功”,可是当你跟着我这个毫无路数的人,得不到想要的名利时,你会离开,说我还是需要先养活自己,带着对“初心”的失望。“对初心的失望”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因为我自己对初心是那么执着。我不愿用名利的外衣去包裹初心,我只相信,坚持初心,终将有所得。

    我还可以说:“来吧,我们一起做自己”,可是当你遇到低谷,开始质疑,开始想到底什么是自己,什么是想要的时候,而我不能给你答案时,你会离开。此时,我能做的只能是祝福你,感恩一起走过的日子。不是不挽留,而是我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不是跟我一样,这个答案,只有你自己去探索。

    可是每一次离开,都不可避免的带着一丝伤害,伤害了你,也伤害了我。虽然我们只能自我负责,但我看到了我的无能为力。

    就是如此多的迷茫,让我很多时候陷入了自我对抗之中。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可是有时的选择,感觉却像是要出卖自己的灵魂;然而做不到,又让我开始了自我质疑和自责。

    4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到微商,在我心里,直销微商能够做的成功的人是一群强烈想改变自己的人,只是他们改变自己的欲望可能更多源于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被不断地打鸡血。

    还有一群自带鸡血的人,就是现在的“知识IP圈”和创业圈。在这个圈里参加了不少的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也是鸡血,这个鸡血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家更多比拼的是个人的“成就”,毕竟没有成就怎么能代表你“更好”了呢?

    虽然我也是这样的目的,可是我依然感觉到内心的一种排斥。因为我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竞争”。

    跳出来,我突然明白了根源所在。

    原来我的痛苦在于——我想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六年前,促使我走上内在成长的机缘,就是因为我看到自己向外证明的人生模式——我做的一切,都是在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好的,所以我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内心脆弱。经过学习和成长,我看到自己慢慢地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内心越来越有力量,做事越来越坚决。

    今天看来,虽然我不再向他人证明,却陷入了“自我证明”,我想成为自己心目中那个完美的自己,其实就是想对自己说“你是好的”。

    5

    “竞争”是最好的见证。想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我们就会去不断的追求财富、地位、权利,因为那象征着“成功”。想成为自己眼中最好的,我们就会不断的否定自己,追逐改变……所以,我们的人生变成了一场竞赛,与他人比,与自己比。

    这本没什么不好,因为这是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可是“竞争”带来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超级个体的出现,也带来了自然的破坏、心灵的荒芜,欲望的膨胀。

    我们比得过别人,却永远比不过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即便达到自己向往的状态,也会因为“在别人都前跑的时候,停下奔跑就是倒退”而不敢有所懈怠。

    我们越来越难找到那份内心的自在与平衡。

    6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都在不断地确认那个“自我”和“自我的价值”。“实现自己”“做自己”就是自我的终极目标。

    “自我价值”带着我们奔向一切可以证明这个价值的东西——成功,成名,金钱,被爱,权力甚至自由。

    它就像一个被自动加速的油门,让“追求”成为一种生存的本能。鸡血,不过是让这油门踩的更深了一些。

    我终于看到自己就是不想去证明那份自我价值,却又被它绑架,那份纠缠与挣扎才是痛苦的来源。

    阿德勒说:“每个人行为都是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没错,但到底是这价值感你本来就有,还是你追求而来的?

    如果本来就有,为什么还要追求?如果是追求才得来的,你怎么能保证当你停下追求的脚步,它还会在?

    我觉得这是西方心理学无法解释的。

    7

    如果再走近一步看会发现,我们追求的其实并不是“自我价值”,而是那种让我们的心“感觉好”的感觉。

    原来这是我们“心”的需求。脑说:“你已经够好了”,可是心说:“我没有感受到”。

    “法由心生”,追求自我价值只是让我们的“心”获得那种“感觉”的手段方法罢了。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经》也说:“诸法空相”。

    “自我”就是个幻相,我们所追求的“自我价值”也不过是我们的心幻化出来的。

    “法是空,其实心也是幻相,根本不存在心”写到这儿,想起了我的导师大杨老师说过的这句话。

    如果心也是幻相,心从哪里来?

    8

    “万法唯心心唯性”,是大杨老师给的答案,心是人的“自性”幻化出来的,“性才是心的本源”。

    一直在琢磨这句话,此时忽然有些明白他说的那个比喻。

    人类的自性本真清净,就像大海。当我们的自性没有被污染时,海面平静,没有波澜没有浪花,也没有所谓的心。但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被教育的要不断去用外在证明自己时,我们的自性不再清净,海面开始波涛汹涌,出现了浪花,这浪花就是我们想要获得更多,证明自己的“妄心”“积心”。可是我们的心很想要以前那平静的感觉,于是生出很多的方法去追求“平静”。

    然而我们却忘了自性才是源头。“性清心静气自盈”,当我们的心性回归清净,就自然气宇充盈。明白了这一点,即便在竞争中,我们也不会盲目的因为追求所谓的自我价值而陷入“自我”的幻相。可以时时跳出来,看见自己的妄念,坚定初心,更加坦然淡定的前行。而拥有了这种气场,又有什么事成不了呢?

    跳出了自我的幻相,不仅从“自我价值”的手中接过了油门的使用权,也拥有了刹车权,我们可以自如地决定人生路上的快与慢。同时也少了对自己的评判,无所谓接纳自己还是突破自己,没有了那么多“应该”,也没有了成为别人或自己心中期待的样子的需要。只需要带着对自性的信任,迷茫时,找回初心,就拥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人生的路不长,终点都一样,不同的只是路上。

    此刻,在我心里,我会认为——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顺着自己心性之流,看见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使命。在实现使命的路上,让初心带着自己,借由生活工作的每一个当下去净化自己的灵魂,与那本真清静的自性相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我们都在为“自我”而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fl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