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永远记住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描述。多描述、少评价,是四两拨千斤的亲子沟通方法。(汪道爸爸)
1 描述行为。
孩子一个人坐在台阶上,大人可以说,“你一个人坐着啊”,描述孩子的行为,同时不施加任何评价,这样可以顺畅地开启沟通。
“怎么回事,没人和你玩啊?”这类猜测和判断,容易直接堵死沟通的管道。
2 描述事实。
“地扫得真干净啊,看起来真舒服,你扫了很久吧?”这是描述事实、解释事实,表达了充分的关注。
“真是个好孩子,太勤快了”,常常不是孩子想要的反馈。
3 描述情绪。
游乐场里,孩子爬上了攀爬架的顶端,大叫,“爸爸,你看我高不高?”
“这么高啊,你是不是很开心,很爽啊”,这是在描述孩子的情绪。字面上看,孩子问的不是情绪,但实际上,孩子的情绪表露得十分明显了,正在等待大人确认和回应。
孩子生气时,如果大人如果经常帮孩子描述情绪,那么,孩子今后生气了,会更容易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从过往的经历中搜索处理方法。
语言即思维。词汇丰富的人,对事情的理解和归纳能力会很强。孩子情绪词汇贫乏,弥漫的情绪感受难以得到描述和表达,肢体冲突就成了发泄情绪的出口。
描述即关心,描述即尊重、描述即接纳,忍住评价孩子的冲动,描述、描述、描述,亲子沟通将会迎来新的局面。描述,自带力量。
LynnLiu:
当我们对他人怀有期待,便给了他人掌控自己的权利。
有时候,我们要尝试放下期待。
只要我们做一件事情时,是发自内心的选择,是为自己做的,而非别人要求我们做的,那这件事情和别人就没有什么关系。
既然我们自己做了一个选择,就要承担这个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 如果抱有这样的心态,别人是否回应,如何回应,对我们的影响就不会太大了。
LynnLiu:在所有自我提升的名言中,最能够打动我的是吉姆·罗恩的那句“你是与你相处时间最长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如果你周围都是消极、不快乐和没有抱负的人,不管你多么努力,他们都在下意识地同化你。你无法战胜环境,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你必须先改变你的环境。
不要低估你社交圈的力量。在哈佛大学一项为期 75 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人际关系是铸就幸福和健康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哈佛成人发展研究主任Robert Waldinger曾提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远离消极的人。我并不是因为我的不快乐而责怪他们。我们成为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反映了我的生活。但我知道,如果我想发生改变,就必须改变我的朋友圈子。
试着使用 80/20 规则:你 80% 的不快乐、自我怀疑、愤怒等是由你 20% 的朋友或家人造成的吗?找到消极情绪的来源,带着尊重和诚实对话,并建立保护自己的界限。
“你决定世界如何对待你。— Ben Hardy
长相思:
养孩子是我做过的最不功利的事情之一了,因为如果功利且理性地进行计算的话,养孩子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亏损”的。
但正是因为这种彻彻底底的亏损,才能让我更好地实践“片刻即永恒”。即真正相信养育孩子的意义并不在于最终结果,而在于我与他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本身。等他慢慢离我远去,我知道自己的手里最终什么也不会剩下。只有那些我们互相享受彼此在场的时光陪伴着我,我会感谢它们曾经发生过并永恒存在着。(大心脏排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