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钱锺书先生的一生教会了我们什么

钱锺书先生的一生教会了我们什么

作者: 一只学术小狐狸 | 来源:发表于2017-07-21 23:16 被阅读0次

    钱锺书,是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一朵文化奇葩,读书人的楷模。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书生意气,狂狷飞扬。他的一生不求名而名自显,不逐利而利自来,可这都不过是衬托了先生高贵的灵魂。钱锺书无疑是中国文坛上的”另类”,著作算不得等身,生前所出版的文集也不过寥寥十种,但每种都无不是体大思精、海纳百川之作,这是符合钱锺书先生治学的一贯风格的。我于高中初闻钱先生的文名,真正接触其生平、著作却是在大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所涉猎的钱著也不过是十之一二,更多地是有关他生平传记的文字。纵观其一生,我觉得他身上的一些东西是很值得我们这些“在路上”的人学习的,“见贤思齐”嘛! 
        钱先生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我觉得是“纯粹”。纯粹之于人是一种可贵的真实,读书治学没有功利的色彩,为人处世是一种淡然的洒脱。所谓“童真”,是我们的一种缺失性回忆,我们总喜欢把“真善美”这样的字眼赋予孩童,似乎这是只有他们那个年龄才有的专利,而年龄越长,真实便离我们越远了,成人渐融于社会,变得世故了、复杂了,于是便开始怀念孩童时候的单纯、无忧、真实。可是,当我们再想回归这种幼时的美好时,不经意间却发现怎么也回不去了。钱先生的难得便在于始终都坚守住了这份真实:他的一生只钟情于书,入清华时立下宏愿,横扫图书馆,他做到了;留学英伦时,他亦是饱蠹博览,不为时风所动,他也做到了;战时烽火,中华大地难容一张书桌的位置,但他却竟日捧着本字典,乐此不疲;和平年代,思想改造之风吹遍士林,学人同道无不为之摧眉折腰,可他却以一本《宋诗选注》蒙混过关,保住了气节;十年浩劫,身不由己,下放劳改,可一有机会他仍见缝读书,不改其志,终成“藏山之作”《管锥编》;晚年惜时如墨(用“金”太俗),闭门谢客,潜心补读未尽之书,迎来人生的又一个春天;弥留之际,万籁俱寂,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送花圈,不留骨灰),潇洒而去……多么的纯粹无执啊!
        令人高山仰止的又何止是钱先生的学识,“精研博综一身兼,每读高文意不厌”,这是他赠吴晗的诗,这又何尝不是他的夫子自道呢?但若只羡慕其学识而忽视了他勤勉不倦的一面,终究也不过是雾里看花,不明真理。钱先生有句名言:“越是聪明的人,越要用笨办法。”是的,再博学的人也是一本书一本书读下来的,没有他法可寻。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坚定了信念,决定献身于兹。另外,读书人一如昆德拉,要有冷眼旁的精神,即做到眼冷心热,介于狂狷之间。钱先生言:“一个人若到了20岁还不狂,是没有出息;若到了30岁还狂,亦是没有出息。”回顾他的一生,不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吗?“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如此傲骨,试问当下学人还有几个可以做到?天地不仁,世道不稳,令人感慨! 
        谈钱锺书,不能不提杨绛。何为伴侣?他们便是典范。“生子当为钱默存,娶妻当为杨季康。”钱锺书与杨绛,夫妻之交淡如水,他们之间,既是伴侣,也是朋友,钱锺书临终前只一句“好好活”便是给杨绛最好的遗言。读她的《干校六记》,只觉于字里行间彰显着学人的高雅从容,在平淡的叙述中透着一种“不争”。《走到人生的边上》是一位世纪老人在孜孜不倦的思想着人生,回想着往事。“人生已满百,仍怀千岁忧”!我相信大德必寿,在此祝愿杨先生身体康健,相期于茶! 
        怀念钱先生,最好的仪式便是潜心读书,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以慰前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锺书先生的一生教会了我们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jy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