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路 第6章

路 第6章

作者: 服从阁下的仆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17:23 被阅读0次

1-11 关于安息日的问题

壹、法利赛人的指控

一、指控的事件

1、门徒掐麦穗吃

2、耶稣医治病人

二、指控的罪名

“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违反安息日,违背律法)

贰、耶稣的回应

一、反诘

——大卫可不可以吃陈设饼?3-4

答案是肯定的

——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可以?9

答安是行善救命

二、启示

1、一般原则:律法的精神是爱

2、特殊原则:生命高于规条

3、至高原则:人子高于一切

1-11节的经文其实是耶稣和法利赛人冲突的典型,法利赛人想方设法要从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中抓住把柄,好控告耶稣。

这里的法利赛人控告耶稣及门徒所作的两件事,其实是一个问题:安息日可不可以作工?根据十诫第四诫遵守安息的诫命来讲,六日应当劳碌作一切的工,但第七日应当守安息日。因此安息日是不可以作工的。但问题在于,安息日掐麦穗吃算不算作工?安息日医治病人算不算作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耶稣在这两件事情当中,启示出三个原则:一般原则,即律法本身的原则是什么?律法本身的原则就是爱,爱是律法的精义,是律法的本意。上帝一切律法本意,是为了保护人,赐恩惠于人。而不是辖制人。所以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7);然后是特殊原则,即生命高于一切律法的规条。律法规定圣殿中的陈设饼只有祭司才可以吃,是为了保障祭司的利益,以及圣职的神圣性。但大卫和跟随之人在饥饿之时,为了保存性命而吃了陈设饼,这是特殊时刻,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我们应当遵守律法,但不应成为律法主义、教条主义;第三个原则是至高原则,“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即耶稣是安息日的设立者,他有绝对的权柄解释安息日。简单来说,就是耶稣说谁遵守了就遵守了,就遵守了,说谁违反了,说就违返了。耶稣才是审判官。


12-16 拣选十二门徒

一、拣选的过程

1、祷告——寻求天父的旨意

2、挑选——显明拣选的主权

3、称谓——赋予使徒的使命

二、拣选的使徒

1、彼得:矶法(石子)

2、安得烈:个人布道者

3、雅各和约翰:雷子

4、腓力:个人布道者

5、马多罗买

6、马太:税吏利未、马太福音作者

7、多马:怀疑论者

8、亚勒非的儿子雅各:

9、奋锐党西门:激进者

10、雅各的儿子犹大

11、加略人犹大:背叛者

12-16节讲到耶稣拣选十二使徒。耶稣拣选使徒可分为三个程序,一是祷告寻求父的旨意,表明耶稣顺服天父永恒中的计划;二是挑先,表明耶稣凭自己权柄拣选人,包括后来的背叛者犹大;最后是称他们为使徒,表明赋予他们比门徒更高的使命,后来这些使徒也的确成为了教会的建立者。14-16节将这十二个门徒的名字一一列出来,并有稍作介绍,或是他们的家庭北景,或是他们的性格,或是他们的职来,或是他们的政治倾向等。我们也可结综合四福音书的内容,对他们的特征作出一定的判别。


17-19 耶稣下山工作

一、工作的对象17

1、众多的门徒——跟随者

2、全国的百姓——慕道友

二、工作的方式

1、讲道17

2、治病17

3、赶鬼18-19

17-19讲到耶稣下山的工作。前面讲到耶稣上山祷告拣选门徒,目的就是要下山——工作。这里讲到耶稣工作的对象,一是训练门徒,二是向百姓传道;他的工作方式就是讲道——真理的教导;治病赶鬼——体恤病人的痛苦,并以此证实耶稣的权柄和能力。


20-49耶稣的讲论

壹、祸福之别20-26

一、得福之人20-23

1、贫穷者——谦卑

2、饥饿者——渴慕

3、哀哭者——痛悔

4、受辱者——为义受逼迫

二、有祸之人24-26

1、富足者——自我夸口24

2、饱足者——骄傲自满25a

3、喜笑者——自以为义25b

4、受夸者——爱慕虚荣26

20-49耶稣的讲道的内容。20-26节是耶稣对祸福之别的讲论。什么人得福呢?在神面前自卑的人,渴慕真理的人,为罪哀哭痛悔的人,并为信仰、为基督受逼迫的人,这些人耶稣判断他们为“有福了”;而什么人得福呢?因自以为富足,以富足夸口的人,骄傲自满者,自以为义者,爱慕虚荣,喜欢听好话的人。耶稣判定他们“有祸了”。


贰、论爱仇敌27-36

一、以善胜恶

1、以慈怜胜过仇恨27

2、以祝福胜过咒诅28a

3、以祷告胜过凌辱28b

4、以忍耐胜过暴力29a

5、以宽恕胜过抢夺29b

6、以慷慨胜过索取30

二、爱的真谛

1、爱的黄金律——爱己及人31

2、爱的超越性——非对等相待32-34

3、爱的终极性——像天父一样35-36

27-36是耶稣对爱的讲论。

27-30讲到如何以善胜恶,耶稣以具体的一些事常事例,教导我们应当如何践行以善胜恶。我们要以慈怜之心胜过仇恨,以祝福代替苦毒,胜过咒诅;以祷告胜过凌辱,寻求主的安慰和公义;以忍耐胜过人的强;以宽恕胜过人的抢夺,以慷慨之心胜过人不合理的索取。

在这里,我们要切切明白一点,这些原则仅适用于“我”个人,适用于我自己。什么意呢?就是当别人受到恶待、被无辜咒诅、被凌辱欺压、遭不公平对待时,我就不能用这里的经文去要求别人。相反,当有人遭受这一系列恶待和不公义之事时,我们要勇敢站出来,凭上帝公义的原则斥责恶人,并以上帝的慈悯去怜悯维护受欺压者的利益。

31-36讲到什么是真正的爱。31节被称为“待人黄金律”,你希望人爱你、怜悯你、宽恕你、扶持人,那么你就要如此地去对待别人,这就是爱己及人;32-34节是耶稣以具体的例子,用对比的方式,表明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人世间的“爱”,是一种对等的利益互换,这最多是一种“公平”。但耶稣所讲的爱,大大超越的人间的爱,是一种超越性的爱。最后,耶稣讲到爱的终极性,天父恩待那不感恩的人,这是我们所应当效法的——像天父一样。


37-41关于定律

一、对等的定律

1、关论论断37a

2、关于定罪37b

3、关于饶恕37c

二、祝福的定律38

三、教导的定律

1、对于教导者:瞎子不可领路39

2、对于受教者:学生不可骄傲40

3、对于平般人:责人者先责己41-42

四、果树的定律

1、论点: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43

2、论据:荆棘不能摘无花果,蒺藜不能摘葡萄44

3、结论:善行出于善心,恶行出于恶心45

37-42节的经文主要讲到三方面的定律:

一是对等的定律,我们想要不被人随意论断,那么我们首先不可随意论断别人;我们不想被人定罪,那么我们首先不要判断别人的行为;我们希望得到饶恕,那么我们必须先饶恕他们。

二是祝福的定律,如果我们乐意帮助别人,祝福别人,那么我们将得到更多、更大的祝福和回报。

三是教导的定律,作为教导者,我们必须自己要先明白受教,然后才能教导别人,否则就是瞎子领路;作为受教者,我们要谦卑,不可骄傲,就算把老师的技能完全学会了,也只不过和老师一样,没有骄傲的资格;作为平般之人——弟兄姊妹之间,我们不要随意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因为我们自己身上的毛病比别人更大更多。如果,我们是出于诚实的劝勉,那么也要首先纠正自己的问题,然后才有资格去纠正、劝勉别人。

四是果树的定律,耶稣提出一个论点: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再是以不能从荆棘和蒺藜中摘无花果和葡萄为论据证实论点;最后的结论,善人行善,恶人行恶。我们从人的行为,就可以分辨善恶。


46-49两种根基

一、耶稣的责备46

徒有祷告,却不践行

二、耶稣的教导47-48

遵行圣道者,根基稳固

三、耶稣的警告49

不遵行圣道者,根基将倾

46-49这是耶稣下山后讲道的最后一部分,论到信仰根基的问题,这是对前面所有讲论的一个总结。耶稣之前的教导的内容,人听了必须要去遵行,这样他的信仰根基就如同磐石上建房屋,任凭风史雨淋,却不会动摇。同时,耶稣也对那些听道不行道的人发出警告,他们的信仰最终如同建立在沙土上的房屋,经不起风雨的冲击。

我们的信仰不是一种听听就完的理论,而是我们生活的态度,或者说信仰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彰显出我们的信仰了吗?

相关文章

  • 第②路雪橇

    嗯 那些前行者一定拥有深深的歉意要不 怎么会如此深入浅出雪夜的洁白 请沿梅花指引的方向信步同时也是缜密的潜行者耳语...

  • 八路军第 120师

    八路军第 120师八路军第120师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第27、第28军、独立第l、第2师等部于 1...

  • 从无序走向有序

    一条路,当第1次走的时候会觉得很漫长,可是当第2次、第3次…第n次走的时候,就不会感觉那么漫长,路还是那条...

  • 五月再见

    好妈妈成长团李建丽原创分享第33天总49篇(第三期第7天,晋级班第22天第1篇)——人生感悟 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

  • 八路军第129师

    八路军第129师八路军第129师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和陕北红军第29、第30军等部于1937年...

  • 第一章 《圣经》与物理学 6. 《圣经》中光线可以分离的科学证据

    约伯记第38章第24节 成书时间:公元前 970-930年(所罗门时代 ) 光亮从何路分开?东风从何路分散遍地? ...

  • 畅游书海乐读书

    20181224 优胜路小学七彩七班 【创意读写】第314天 《一个人的冬天》第4天 20181224 优胜路小学...

  • 第1段路

    从村子里出来,沿着河边的小路慢慢前行。 路的两边最开始是竹林。 竹林,是楠竹林,粗直的竹子一棵一棵组成了这两侧竹林...

  • 第2段路

    在铁匠铺的后面,有一个山坳。 一条羊肠小径从铁匠铺向山坳深处蔓延。 踏上小路,就会遇到一片山石。 山石很高,差不多...

  • 路 第4章

    1-14 在旷野 ——传道的预备 一、被圣灵所充满1 二、蒙圣灵的引导 1、得胜肉体的情欲2-4 2、得胜眼目的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 第6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na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