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在旷野
——传道的预备
一、被圣灵所充满1
二、蒙圣灵的引导
1、得胜肉体的情欲2-4
2、得胜眼目的情欲5-8
3、得胜今生的骄傲9-13
三、有圣灵的能力
1、内在的生命力14a
2、外在的影响力14b-15
1-14节的经文主要讲到耶稣受魔鬼试探的过程,但我们要注意到耶稣受试探开始和传道开始,经文所强调的一个词——圣灵。也就是说,耶稣接受试探到后来的传道,一切的都圣灵的意思里面。首先是耶稣受洗从水里上来之后,被圣灵充满;然后是,蒙圣灵引到旷野,接受魔鬼的试探。注意,不是圣灵试探耶稣,而是魔鬼试探耶稣,圣灵预知,并允许试探临到耶稣。经过四十天的属灵争战,耶稣全然得胜。耶稣内有圣灵的能力,因而带出外在的影响力,名声传遍四方。
16-30在拿撒勒
——传道的开始
一、宣告使命
1、有先知的证言——“先知以赛亚的书”
2、奉天父的差遣——“主的灵……”
3、蒙圣灵的恩膏——“他用膏膏我”
4、有确实的目标——“报告……”
A、被掳者得释放——脱离仇敌的奴役
B、瞎眼者得看见——得见真理的光照
C、受压者得自由——脱离罪恶的捆绑
D、报告神之禧年——进入荣耀的国度
二、回应众人
1、藉俗语——指出众人的藐视22-24
2、引典故——备责众人的自义25-27
3、以离开——应对众人的恶行28-29
16-30节讲到耶稣出来传道的首站——自己的老家拿撒勒。以先知以赛亚的预言,宣告了自己的使命。百姓对耶稣的讲道很赞赏,很希奇,但却因为耶稣的出身木匠之家,身份卑微,以致百姓藐视他、反感他。耶稣以俗语和典故指出众人的骄傲和自义后,遭众人的人身攻击,而不得不暂离家乡。
31-38 在迦百农
——传道的方式
一、用真理教训百姓31-32
二、以权柄赶逐污鬼33-37
三、有能力医治热病38-39
四、以怜悯接待病人40-41
31-41节讲到耶稣离开家乡后,来到迦百农传道。正如他所说,先知在本地不受欢迎,但却在异地极受爱戴。他用真理教训百姓,也有权柄赶逐污鬼,也有能力医治一切疾病,凡有需要者,他都以怜悯为怀,接纳他们,医治他们,满足他们。
42-44 在加利利各处
——传道的原则
一、能力原则
旷野隐秘的灵修生活42a
二、目标原则
聚焦职份与使命42b-43
三、次序原则
从本地起首16,到迦百农31,再到加利利各处4
42-44的经文向我们启出耶稣传道的原则:一是能力原则,传道的能力源于有安静的灵修生活,虽然耶稣传道工作繁忙,但他没有忽略祈祷、灵修;二是目标原则,耶稣的在迦百农的工作极有成效,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挽留。但他并没有留恋于此地的成功,他始终聚焦于自己传福音的使命,而往各处传道。同时,我们综合整章的经文,我们也可以看出传道的次序原则——从本家、本地开始传道,到迦百农,再到加利利各会堂。这也是耶稣升天前对门徒所嘱咐的原则——“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