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爸妈及其他家人们,已经两年多没有见面了。为解家愁,疫情期间也还是踏上了探亲的旅程。
两年多没见,若如戏中所演,或众人所感,回去后看到的一定是“村口倚树守望”或是“车站焦急等待”,家里一定是“餐食满桌”或是“唠叨充耳不断”。而我的生活既不是戏曲,也不是众人。
因为带着娃和较多的行李,我喊父亲去机场接下我们,父亲说“都要上班,哪有时间,自己坐地铁过来,我去地铁出口接你”。
出了地铁,如所猜想,父亲还未出发(地铁口距离家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见了面我问父亲吃饭没,父亲说“我吃过了”,我说“那我回去自己做点”,父亲说“家里没啥吃的了,你自己在外面吃些吧”。于是乎自己带着娃在外面吃了碗馄饨…
读到以上文字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是父亲不待见我的远嫁或者婚姻。然而并不是,从小到大,父亲都是如此。或许读者也会觉得是你父亲重男轻女吧,然而家里的三个孩子的待遇也都如此差了几分几毫。
情感的表达与流露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以及社会遭遇有着很大的关系。戏里演的那种热切情感我一直觉得是假的,是不真实的。直到我自己有了孩子,才发觉,热切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是天生的,只是后天的遭遇会让一个人逐渐“作茧自缚”地将自己的情感和灵魂闭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