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五次数学课观察记录
4.30日,上午六年级,主要学习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分享观察日记主人翁:张庚尧。张庚尧同学,第一次接触他时给我的印象是:向他提问,会不想站起来,也不愿意开口,即便你尝试发出多次邀请,他仍然会沉默地拒绝。后来的几次课再观察,发现他做的题目大部分会出错,还好,主要出错在看错数据、计算出错或结果写错,解题思路还是大部分正确。这几次课,我对他的思维活跃,愿意解难题,多次给予肯定,也稍稍提醒他注意检查,发现他参与率越来越高,对难题会反复探索,今天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涉及到“抽屉原理“”替换消元法“”倒推法”等,大家普遍感到有些难,张庚尧同学自己至少独立做出2-3题,而且没有粗心。呲牙][呲牙][呲牙](独立做出是指在老师、同学没有任何提示或点拔的情况下,自己探索出来的)为不断进步的庚尧同学鼓掌。[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五年级的观察日记分享:
我上课时,遇到例题,经常在读题后,先不讲解,也不提问,而是给3-5分钟时间给孩子自由探索,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反复琢磨例题,即使没有做出来,孩子对例题的理解会更深入。3-5分钟内,我会走到同学们面前去看看,看看有没有做出来的,没有做出来的往往卡在了哪里。
等到正式讲解的时候,再邀请孩子们仔细听,并回答提问。尤其是讲完后,我会抽同学回答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听明白。接着,再做类似的练习以来巩固。这次课课题是“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有一些同学公立学校还没学。我先补习一些基础知识,在让他们练习。非常可喜的是:钱文泷、胡家议、张奕恬、肖福章,四位同学在自我探索时间,正确率就非常高。说明他们有很好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自学能力。马玄武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前面几次课观察,很多时候是心神不宁的状态,很难静下心来跟上我的节奏,要么东张西望,要么跟前后同学莫名其妙地发笑,要么,别人开始好久了他还在发呆,我站在他面前他才开始读题做题。这节课,我跟他换了一个座位,前后都是喜欢安静,独立思考,抗干扰能力强的同学。刚开始他不肯,我再三邀请,并牵着他做到了新位置上,他才勉强同意。这节课,他参与性果然不一样,后面的练习4题中,他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独立做出至少2个比较难的题目!他自己也开心极了!还有一个同学,也想分享,就是何兆峰。这个孩子,被我安排坐在了讲台底下,第一排。很多时候,他不想动笔,当然,爱说,动动嘴说说,他乐意。大部分时候,喜欢斜坐着反头看后面,或者别的同学开始探索了,他就发发呆,等待着我等会的讲解。[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听课看心情,听进去了会有恍然大悟的神态,也会恨不得叽里呱啦把自己弄懂的赶快地兴奋地讲出来。没听时就神不知哪去了的感觉,[憨笑]所以是个典型地活在当下的孩子。[憨笑][憨笑][憨笑]我对他的目标是,吸引他的注意力,引导他尽量的多参与,鼓励并增强信心。这节课,后面的练习4题中,自己独立解出了3题。最后一题时间到了,他也为自己解出了3题兴奋不已![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我每次课想写点观察日记,发个大家看看,一方面可以协助自己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家长 对课程内容、课程进度,以及对孩子们的表现有所了解。只是,以前一直有点顾虑,担心家长看到我观察日记里对孩子的描述,写到某些看似是“不足和缺点”的地方,回去,拿着我的日记,教训孩子,这样我担心同学们会让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或者破坏我好不容易和孩子们建立起来的连接。因此,我总是犹豫。今天我说一下,我希望家长朋友们看到这些观察日记,不要随意批评孩子,要注意方法。有些时候,如果不会引导,看着就好了。甚至可以不用找孩子谈话。有几件事,需要家长配合的是:孩子的必备学习用品要带齐。马玄武、刘幸姊两位同学这次课没有把家庭作业的练习册带来。李宇轩、何兆峰没有做上次的家作。家庭作业是否正确,家长如果不能指导,没关系,以后我会统一安排时间讲,但是,做不做,还是需要家长督促。上次在群里提出部分孩子没有文具、笔,这节课情况大有好转。
课程中还有很多孩子有各种表现,以后会逐一分享,也有不少孩子这节课没探索出一题,也有只独立做对二题,等,大家不用担心。因为,一方面我会在他们试做后又讲解,另一方面,不同的时间,他们呈现情况不一样,所以即使我没表扬谁,不意味着孩子不努力。我对他们学习的期待,不是谁能解出多少题,而是,他们在一次次的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有信心,对数学里面知识的探索越来越有兴趣,学习动力也逐步增强。[握手][握手][握手][握手][握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