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三1383/1400,《等号的意思》630字,60分钟22:07完成。
小时候学习数学,就认识“=”,也明白等号两边算式相等。“少年得到”的林欣浩老师却说,等号的意思是有些事情不重要。比如,我们说考个好专业等于工作有了保障,这其实再说,收入才重要,你的爱好不重要。这和我们之前对等号的认知至少有两点差别。
01.使用语境不同。之前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等号是数学运算符号,有着抽象的含义。这里,林欣浩把它的含义放到了日常语境中去解读,数学以外的、更广的范围拓展了我们对等号的理解。
02.关注重点不同。在说两个事物相等时,通常我们看到的是它们的共同点。而林欣浩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二者的差异上。
这件事对我有三点启发:
第一,二分法具有普遍性。有相同就有差异,有个体就会有整体,有局部就会有全部,这种对立统一是哲学的普遍原理,也是事物的普遍性。这就告诉我们,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用灰心、不要放弃,一定还有另外的路径,只是你目前还没有能力发现。
第二,训练逆向思维。也就是要主动跳出自己看自己,站到对面批判自己,以此增加对事物全面性的认知。这也正是托利德定律测验一个人智力是否上乘的标准,即脑子里能同时容纳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却又不妨碍其处世行事。“容纳”说明兼而有之,而且不矛盾冲突,还能够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中自由流转。在对立的两级思维中进退自如,确是高手所为。
第三,重视那些易被忽视的。大家都认为重要的,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而那些常常被忽视的,并非不重要。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恰恰就在这些被忽视的东西。能察人之所未察,方能成人之所不能。
等号的意思不光是等于,还有不等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