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除了活着以外的一切事物而活着。
《活着》作为一部影响几代人的文学作品,的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特殊阶段,时代特征突出,活着是一份痛苦也是一份快乐。书中主人公福贵便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人为什么而活着?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答案。为了爱,为了责任,为了承担,为了修行,为了遇见……
福贵则认为,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福贵早年玩物丧志,家道中落,妻子背离,父亲惨死。年少的福贵因为贪图享乐而活着,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陷阱,不得自拔,最后终得苟活之地。
而立时的福贵,家境清贫却自得,生活艰难而自乐,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迫入壮丁,背井离乡,烽火连月,苟且偷,这时的福贵为了重回故乡而活着,在拂尘间摸爬滚打,在硝烟里破茧重生。
中年时的福贵,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之痛贯彻整个家庭。这时的福贵为了支持能家庭而活着。
老年的福贵,终于有一点安稳的幸福,却造化弄人,丧女、丧妻、丧婿,再丧孙,之后便与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的活着,了无牵挂,活着仅仅就是为了活着。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福贵平淡地讲述着他的故事,但是这平淡里的凄凉早已深入骨髓,苦根死的时候,这种悲凉被放大到了极致,最后我竟长舒一口气,有了一种解脱感。 在时间和命运面前,人有多少自主的权利?活着,就要真切地活着。我感恩,感谢命运对我宽容,感恩上帝赐我平凡。
这一周,慢下来看看自己,抱抱自己,发现我似乎成长了,又似乎只是在掩饰。 “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虽然看这本书是因为想给自己加油打气,告诉自己“没事,天塌不了,我还有福贵。”看完之后,突然感觉看小说挺好,跟着作者的文字走完了主人公的一生,伤心他的伤心,高兴他的高兴。以前羡慕演员,可以演绎不同的人生,其实自己也可以。
余华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命运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我不知道作为当事人,福贵会如何看待命运与时间的。不过,我一直认为,即便将命运是做了朋友,富贵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战胜这位朋友的努力;即便时间何等神奇,时间也并未冲淡福贵的伤痛。对一个人而言,在时间与命运的尽头,还有一个朋友,叫死亡。
也许,要了解命运和时间,还应当了解死亡,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本只能配彼此一程,或长或短。但是无论长短,都只有用心陪伴才不枉同行一程。
如果爱,请深爱,只因,韶华不再,命运多变。
对我的小三六说:难受吗?心痛吗?别怕,有我在,好好享受这段时间。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这地。 酣畅爱恨,快意江湖。事物好坏,全是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