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秋雨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让人感觉空气里弥漫着缠缠绵绵、藕断丝连的味道。明明天空已放亮,却会让人一不小心走进毛毛细雨里。幸亏这是初秋,丝丝细雨飘在脸颊,湿乎乎、粘乎乎的,只感到有些微微的凉意。这种感觉我甚是喜欢。看着阴沉沉的天我也喜欢。我对这种天气有些误解,我总以为这种天气可以不用干活了。似乎是时间可以停滞,我可以喘口气了。想怎么喘就怎么喘。比如,可以偷偷地在上班时间小眯一会了。
现在比较喜欢下雨天,喜欢看雨从空中飘落,无论是倾盆大雨、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是毛毛细雨,我都喜欢。很想撑一把伞,走在雨里,感受雨滴的飘落,感受潮湿的风将我包裹。雨后初晴时走在小道上,也让我心旷神怡。雨后的树特别绿,树叶被雨冲刷的很干净,感觉温润而清翠。路边不知名的花树,开着粉粉的花儿,树下有被雨打落的凋零的花瓣。看到落在地上的花瓣,脑海里就会出现“黛玉葬花”的一幕。黛玉流泪的脸庞,忧郁哀伤的眼神,印刻在脑海。现在路边的花树很多,我会经常看到落花的景象,心中不免为花儿失落一下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6363/c929dfcf260c14f3.jpg)
想到“慈悲”不是因为看到落花,而是源于昨天下午听了一堂关于医学人文的讲座。讲课的教授曾于两年前受邀来讲过一次课,心中感受颇深,昨日再听,对医学人文,对讲课的教授又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医学人文,是为了促进医患关系的协调。听完了讲座,我感受到了现如今我们对于医疗行业的无奈。
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某电视台两个著名主持人同样面对癌症,虽然最后都是死亡,但他们却在最后的人生旅程中人生意义截然不同的例子。
一个是死在医院里,一个人是死在了家人的怀抱里,并完成了此生的心愿,留下“以无遗憾,只是不舍!”的临终遗言。
我听后的感觉是无奈,中国人大多是活在别人的眼里,没有自我的人。因为太在乎别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
而做为一名医者,在现今各种制度下,是无法给予患者真正的人文关怀的。除非患者主动拒绝救治,拒绝心肺复苏,拒绝气管切开,拒绝鼻饲、呼吸机的使用等等“有效”延续生命的抢救措施。当我们在救治病人时,当人财两空时,在我们的道德理念里,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是否都有一个想法“我是否完成了此生的心愿?”
老师留了个作业,说是与家人一起做效果更好。那就是问问自己,如果你还只能活半年,那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活着的时候太用力,花光了我所有的力气,如果真的面对死亡,即使是突然死去,我亦是此生无憾了。
老师说猝死的死法是不负责任的。我应该在死前处理好财产和子女的问题。比如把财产留给孩子而不是爱人,提前录好视频或写好信留在孩子在成人、结婚的时候给孩子看,虽然我离开了,但我的爱不曾离开。可以一直陪伴着你,直到永远。
我们最在乎的是什么?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在这世上我们在乎的应该是真挚、真诚的,在内心涌动的情感。
别说你没时间陪伴家人,你做的都是你认为的重要的事,你陪的人也是你认为重要的人。
我自认为自己没那么重要,我也是没啥责任心,对人生有着很不负责的态度。如果可以选择死亡方式,我选择猝死,这人生实在没啥可留恋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去年的时候,我内心充满绝望,真的感觉活着没意思。现在我已很少想到死,感觉每天都过的很快。尽管我每天也没做什么,时间就那么悄然而逝。
我大概是一个不会爱、不懂爱的人。
不然,我怎么会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弧单呢?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我意识到自己很长时间没想到死这个问题,是在前不久猛然发现的。是的,这段时间没有这种想法。虽然活着也没啥有希望的感觉,可我毕竟没有了想要死的念想。希望的种子在心里种下了。
人是奇怪的动物,人是时时变化的。
有时像打了鸡血混身是劲,有时焉了一般像是缩在壳里的乌龟,只想把自己藏起来。说不上什么时候是好,什么时候是不好。那都是人在面对不同情境时选择的适合自己的最佳生存方式而已。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只为着好好活着。
医者,医人的身更要医人的心。要想医心,得用医者的心来医。
仁远平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篇》
讲课时,老师用了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医者仁心,病人至上。
To hold my teacher in this art equal to myown parents; to make him partner in my livelihood.
让我的老师在这门艺术上与我的父母平起平坐,让他成为我生活中的伙伴。
——《希波克拉底誓言》
而且引用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让医者待病人如待老师般尊重,视病人如亲人。
我们的医院不是“官医”,要做“儒医”。
北京某大医院的专家说“没有病情突然变化,只有突然发现病情变化”;“没有听不懂的患者,只有说不清的医生”。
能说出这些话的专家,是用心来医患者的人。是真正能做到医者仁心的医者。
做医者,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一颗仁德的慈爱之心。
为什么现在提出了医学人文,就是因为医好了人的心,会对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人的心病了,身体也将会遭遇更大的伤害。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医者仁心。
这也是我想到“慈悲”这个词的原因。做一名医者要有博爱仁慈之心。
只是做为一名医者,也有职业倦怠的时候,也需要得到关爱。
但愿人人都有一颗仁德、慈爱、感恩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