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双十一的脚步一天天逼近,据不完全统计,全中国有一亿人会在11.11 那天剁手。一年又一年,商家的套路是越来越深,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仍心甘情愿被套路,购物车不知不觉就装满了,疯狂下单就像东西不要钱似的,生怕自己没买够亏了。
那么,你有没有在节前为自己收集一份购物清单呢? 你的购物车里又是否已经囤积了一大堆心水好物呢?
不怕大家泼我冷水, 反正我是没有啦!
倒不是因为最近两年自己变得越发佛系,而是断舍离的思想已深深植入我心。只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不是一点半点,此刻,我也在这条修行的路上不断努力着。
断舍离的底层逻辑——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
近两年,作为一个曾经的重度“包包控”来说,我终于理解了:
断舍离不单单是整理物品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通过收拾东西,观察和修炼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惬意的一种行为整理术。
这里,我还得反复明确一个观点:一个物品是因为有价值而对你有用,而不是因为它便宜,打折,或者双十一搞促销有赠品。

反观,等双十一结束,一切华丽退去后,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买了好多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呢?这是不是从侧面反映了你或许是个不懂得拒绝他人或是经不起诱惑的人呢?
你是不是发现虽然衣柜堆满了衣服,却总也找不到一件能穿的?——你也许是一个过于念旧不愿意更新的人。
有没有觉得家里到处堆满了物件太拥挤,但是又觉得每个都没法扔掉?——你也许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前段时间,当当满100减50,自己没能忍住诱惑,囤了一堆书籍。书籍到家之后,才想起上次和上上次买的那两堆书还没有看完。(鄙视一下自己)
我身边就有个朋友从来不买书,看书只去图书馆或书店,但这并不妨碍她每天规律的阅读习惯,仍会每天大量的知识输入,画思维导图,输出笔记,她家里的书柜也正好落得清爽整洁。
记得,我的“中国好同事”曾给我推荐过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这部短片日剧非常直观地诠释了极简和断舍离的观念,推荐大家有空去看看。
说起这位前同事,真可谓浮躁世界里的一股清流:云淡风轻的一枚女子,工作兢兢业业,很少抱怨,工作之外多年坚持瑜伽,钢琴。
8年时间一共就用过两个手机,苹果3S和4S。却从不Care别人的眼光,只为自己而活。
她不需要,不喜欢的,即使再打折也不买;自己真正需要和喜欢的,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再贵也要买下。
这就是她一生的价值标准,我简直由衷佩服,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消费观能慢慢向她看齐。

物品是自身的投影,一切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
“一件一件用品,搭建出你的整个生活,一口一口食物,搭建出你整个肉身,他们精良,你就精良。”——王潇
那什么才是精良的人生呢,感觉这个词好高级,是用最贵的物品来打造自己么?
尤其是当看到身材紧致、皮肤白嫩、衣着得体、活到淋漓的潇洒姐——王潇本尊时,40 岁的她身体力行地诠释着“精良”这个词语,不仅会让你对这个词有更形象的理解,而且会让你从心底升腾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我也要做一个精良之人!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精良”,或者说,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精良人生呢?
我认为
第一步:就是要好好审视自己和周围物品的关系
通过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通过不断地审视,你关注的重心从物品转换为自我。你在对物品的整理中,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第二步:断舍离,大胆地把不需要的物品扔掉
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固化到生活里面去,你的精神面貌也会有所改变。
而这里的断舍离和普通的打扫、收拾房间不同,它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
你需要从当下是否有用的角度,决定一个物品的去与留。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
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形象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最终练就精良之身。
第三步:通过向外整理,引发内在改变。
我在成为新精英特约写手的道路上,也是断舍离帮助了我。
自己裸辞以后想要尝试的领域很多,兴趣爱好也有一箩筐: 跑步,尤克里里,手绘,绘本阅读,英文......但好在我通过梳理,明确自己的优先级,找到自己的三个关键词:陪娃,咨询(写作),跑步。
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聚焦在职业咨询和持续地输出高品质的生涯类文章,深耕生涯这一领域并全力以赴。
正如孙子兵法里的"侵略如火,不动如山",不该耗费我们精力的事情,我们就决不浪费多一分钟的时间。先做正事,每天的正事完成之后,如果有空余的时间,你再用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管是尤克里里也好,手绘也好,刷朋友圈追剧都可以。
那种把日子过成一块表,每天苦哈哈,也不是我追求的生活方式,我们通过向外整理,梳理自己的现状,管理好自己的最终目的,其实也就是能够让自己浪费一些时间,去做那些别人看起来不意义,而自己又乐在其中的事情。
只有当我们明确了优先级,足够聚焦,我们才能用我们所拥有的有限时间去打造我们想要的理想生活。

断舍离的迁移——less is more
Less is more, 这种断舍离的理念其实还可以迁移到情感,工作,人际关系,和个人管理目标以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反观我自己,在断舍离精进这条路上,修炼地还远远不够。
这个周末,我带着全家老小去景区游玩,中午去了景区门口的一家小餐馆吃午饭。 这家餐馆味道一般,服务员都是一副拽拽的,仿佛你欠她们钱的样子。只是碍于地理位置,使得它人满为患。
结账的时候,我爸爸抢先一步去付款,等我再去收银台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付过款了。我对老爸叫嚷着,团购网上可以买优惠券呀,你急什么?老板瞪了我一眼,冷冷地说,优惠券中午无法使用,只能晚上用。
我只好悻悻地离开。在回家的车上,我越想越不对劲,打开团购APP。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根本没有中午和晚上一说,其实都是可以使用优惠券的。
顿时气得我牙痒痒,开始抱怨老爸,你买个单跑那么快干嘛啊?这个老板也真是的,一点不诚信,差评。
想起某次,我去XXX家吃饭,也是被别人抢先买单了,可是当发现我们没有使用优惠,人家老板立马把现金退给我们,耐心等我们重新买优惠券下单。
这家餐厅的老板怎么能这样啊?不行不行,我要回去找他理论......
你们看,我的这种行为是不是也犯了断舍离的大忌:
浪费时间,为小事而烦恼,竟然还想着倒回去和老板理论,却没有考虑花在上面的时间和精力也是金钱啊!
如果用断舍离的观点来看,双十一熬夜在淘宝上准点抢便宜货,节约的钱能否弥补我们花费在上面的时间和精力呢? 答案不置可否。

我身上这样的案例还比比皆是:
上月底,我参加完成马的比赛,开心地领了完赛包回家,才发现偏偏我的完赛包里漏放浴巾了。
当看到朋友圈别人晒的熊猫浴巾又是那么可爱。自己又开始陷入无休止的小郁闷,指责主委会工作失误,怪自己当场不检查 ......可浪费了这么多时间抱怨,把自己的好心情给破坏了。
可最终的结果重要么?不过就是一条浴巾而已,而家里那么多参加完马拉松比赛发的浴巾,试问我每条都有在用么?并没有。

那么,我急切希望拥有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是一种自我满足和占有欲么?
这又是何苦呢?
......
但往往道理我们都懂,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2018年,我们要不要改头换面,过一个不一样的双十一呢?
其实可以从最简单的断舍离开始入手:
1: 比如清理自己手机上的APP,或者是从清理随身携带的包包,每天需要用到的办公桌面和抽屉?
2: 上道之后,再试着把这套断舍离技术迁移到除物品之外的情感,工作,人际关系,个人目标以及生活中你所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去。
那么,要不要体验一次不一样的佛系双十一呢?
选择权在你! 一起加油!

▲作者:紫柠檬Nancy,新精英特约写手。80后二胎妈妈;感性、自律的狮子女;曾在500强外企奋斗十年;目前为自由职业者,生涯规划咨询师,生涯领域终身学习者。
欢迎添加微信预约一对一生涯咨询服务
添加暗号:简书

个人公众号:紫柠檬Nancy的成长践行空间,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