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空间中认知事物,但认知事物却不同于认知空间。空间是连续而均匀的,而事物却不同。在语言中,事物体现为名词。
一般我们区分名词为专名和独立名词。也就是特指一个的词与泛指一类的词。专名如各种人名、地名,独立名词如“男孩”“咖啡”等。
不过现实中,两种名词的边界经常不太清楚。如很多公司的商标,名称或是专利产品,本来是专名,却逐渐被泛化为一种独立名词。如“百度”或“谷歌”本身是搜索引擎,现在已经被用作指代网上搜索的动词了“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在语词转化自己战场的过程中,实际上反映的不仅仅是指代范围的变化,也暗含了一些背后的思维方式。如我们默认某搜索引擎的垄断地位。而就“百度”来说,在近几年的话语中,“百度”作为查询知识的渠道,已经随着其有限的搜索资源和有争议的广告变为有些贬义的词了。
名词还涉及另外一个常见的区分,当然作者依然是默认在英语语境中讨论的,就是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或者说区分一个物体和一种物质两个概念。
在句子语法上,似乎物体名词更完整,可以直接出现在句子中,而可数名词一般要加冠词。而在语义上,物质名词则难以直接使用,需要用数量词来修饰。如A PIECE OF CAKE
复数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类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其实不如物体名词和物质名词的说法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为有许多物体是可数的,但却是不可数名词,如GRAVEL(砾石)。
名词在这里暗含的我们对物质的看法其实是以“有界”和“由个体组成”两个微型概念为标准的。语言使用者要么将一个物体认作一个个体,要么将其看作连续的物质。这是人天生具有的能力。
语言中虽然有物体名词与物质名词,但这是我们的选择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必然的思维。我们可以将啤酒视作不可数,但日常使用中经常用BEER这个不可数名词代指一杯啤酒,没有人会觉得不对劲。与第一章提到的动词类似,人们在使用特定的名词来实现意义上的聚焦。
与之类似,我们在指涉抽象事物的时候,也会参照类似的方式来给事物分类。将抽象的事物视作具体存在,占据空间的东西。
评价:总体而言,名词数量暗含的信息并不能像第一章的动词一样带来什么思维上的冲击,而且汉语习惯中复数词的缺失也令这一部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认为汉语其实不太区分物体与物质,从而让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相比有些特色?
从语法上来讲,汉语中的名词类似英语中的“物质名词”,凡是有数词的地方,必然要有量词出现,如“一头牛”,“一条鱼”,而不能说“一牛”,“一鱼”。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量词逐渐退化为单调的“个”,仿佛大部分事物都可以用“个”来称呼。但在使用量词方面这种量词与,“一群羊”、“一滩水”可能同时暗示了汉语使用者习惯将所有事物都视作“物质”“不可数”,或者是一种略显模糊的“未发态”。
这让我想到学习英文写作的时候老师们最经常强调的一点,就是中国人说话婉转,习惯“拐弯抹角”,而英语写作强调直接且条分缕析。或许这与汉语使用者语言中对数量不敏感,将抽象的思维视作不可数的“流动之物(类似水)”有关吧。
不过这里作者并没有暗示太多名词数量思维背后的影响,因此也不好对英汉语言区别相关的思维方式作过多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