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这个选题确实非常好,我一开始也是被这个书名给吸引到的。
该题目最初是谢天佑先生在《解放日报·新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于是出版社就邀请谢先生围绕这个题目写一部专著。
遗憾的是,作品尚未完成,谢先生便撒手人寰,留下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这十篇遗稿。
【1】
专制主义,是中国古代延续了2000多年的重要政治制度。在专制主义统治下,臣僚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状态,特别是讲假话、讲违心话,似乎已经成为封建朝堂的普遍特征。
在本书中,谢先生指出,这些都并非是个人道德问题,而是传统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的产物。
其中心是:专制主义统治下,作为权力中心的君权高于法律和制度,君主的喜怒哀乐,决定了为其服务的臣民的生死荣辱,这种情况就形成了一套专制主义下,臣民们保生存,求富贵的心理和行为。
说到底,臣民的心理和行为,很多时候就是植根于对专制主义的畏惧。
【2】
书中首先阐述了作为封建君主的喜怒无常。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结果,它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怎么样,不取决于你做得对或者不对,而是取决于君主对你的态度。
可能同一件事,在君主喜欢你的时候,它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但如果在君主不喜欢你的时候,就是那样一个结果。
比方说书中提到的卫君和弥子瑕的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法律规定:凡私自驾君车者,要处以刖刑。有一天,卫君的宠臣弥子瑕,因为母亲生病,情急之下就私自驾了卫君的马车出去。卫君知道后,称赞弥子瑕孝顺。
还有一次,卫君和弥子瑕游果园,弥子瑕将吃了一半的蜜桃给卫君吃,卫君很高兴,说弥子瑕这是“爱我哉”。
后来卫君对弥子瑕的感情淡薄了,再回想之前这两件事,就很生气,认为弥子瑕不敬重自己。
事情还是那两件事,但卫君先是称赞弥子瑕,后来又要惩处他,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爱憎之变也”!君王有爱于臣下,臣下即使有所不当也是好的;君王有恶于臣下,臣下即使没有过失也要获罪,有时甚至还“有功见疑”“有罪益信”。
而爱憎的变化,也就是心理的变化,这是最难掌握的。于是,臣子就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个道理。
那臣子向君主进言时,如何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避免杀身之祸,并一步取得信任重用呢?这就不得不讲究说话的技巧,用“术”来对付君王喜怒无常、复杂多变的心理。
战国著名思想家,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子,可以说将君臣之间的这种玩弄权术,写到了极致。他详细列出了13条说君王之术。
比方说,对君王想做但实际做不到的事,进言者不要硬顶,而是揭示这件事的缺陷,称赞他不去做的明智。再比方说,假如有人跟君王一起遭受失败,进言者必须否认有什么失败,借以间接地挽回君王的面子。
当然,谢先生在书中指出,韩非倡导的这种臣下对君王,或君王对臣下的术,完全是法家学说的糟粕,是专制主义制度派生出的污垢。
但他也表示:喜怒无常是专制主义君王的特有的性格,而假话、违心话是专制主义臣民特有的语言,这种性格、语言、心理都是专制主义的产物。
【3】
围绕着“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这一主题,作者从多方面展开,阐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臣民心理形态。
比方说“明争暗算”的心理。当外部矛盾解决,共同的敌人被打倒之后,战胜者就会为了权力的分配而发生层出不穷的明争暗算。有的是皇帝与臣子斗,有的是臣子与臣子斗。
典型的像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对韩信、彭越、黥布等功臣的清算;再例如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建议削藩,削藩失败后,与晁错有宿怨的袁盎则将过错归于晁错,借汉景帝之手除掉了自己的仇敌。
一般来说,臣子与皇帝斗,要拉着另一个臣子做皇帝的替身;臣子与臣子斗,各自要拉着皇帝做靠山。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明争暗算都围绕着皇帝进行。
再比方说“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心理,典型像西汉留侯张良,在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伟业后,晚年走向了道家神仙术。
张良是主动地“急流勇退”,而像北宋初年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则是被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杯酒释兵权”,被动地“急流勇退”了。
但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是专制主义高压的产物。像张良,原本是参政意识很强的人,但是目睹了韩信等人的被杀,悟到了“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之后就淡出政坛。
除此之外,还有“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的萧何,“苦心支撑,力避嫌猜”的李泌,等等。
可以看得出,谢先生的史学功底极为深厚,书中所引史料广泛,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明清,作者都可以信手拈来。
书中的许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有洞见和价值的,像对君主“爱憎之变”的论述,对臣子与臣子,或臣子与皇帝之间明争暗算的论述,现在也还时常被引用。
总之,本书对历史爱好者们而言,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