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爱
一、爱的定义
自律的原动力是爱。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1. 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2. 爱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
3.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
4. 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
5. 爱是意愿,是可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
二、自我界限
1. 自我界限的定义
区别出自己和外在世界的不同,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
2. 扩充知识:自我界限意识
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指人们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并且,自己与其他人或物又都是互相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
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3. 自我界限的延伸
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会归于消失,而我们的心智就会成熟。
真正的爱带来的狂喜延续的时间更为长久,可使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即“人性和神性的结合”。
三、什么不是爱?
1. 陷入情网
(1)堕入情网的本质:与人性的需求和原动力有关,或与受基因支配的生物交配本能有关。坠入情网是人类内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产生的典型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
(2)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
(3)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
(4)坠入情网只能使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发生暂时性的崩溃。坠入情网的经历终结,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只感受到失落和幻灭,心灵绝不会因此而成长。而真正的爱却可使自我界限扩充,而且不再恢复原状。
2. 依赖性
心理学的“依赖性”: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
(1)依赖性与爱的本质不同
过分的依懒性是寄生心理。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要而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
(2)依赖性产生的原因
过分而强烈的依赖感,多是源自于童年时期——患者父母缺乏爱的能力,且将不幸延续给下一代。指向获取却不愿付出,心智永远停留在婴儿期。
(3)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
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
特征一:不在乎依恋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
特征二:缺乏真正的爱。
特征三:与心智的成熟无关。过分依赖者只关心个人的滋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关心自己以及对方的心智的成熟。
(4)对婴儿、宠物、以及唯命是从的伴侣的爱,多是出自父性或母性的本能,这样的爱不是意志选择的行为,对于心智的成熟无助益,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3. 精神贯注:爱不是感觉
精神贯注的定义: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先给对方的激情状态。
精神贯注不等于真正的爱,但却是爱的起点。
(1)精神贯注和爱的区别
- 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贯注的过程不见得以爱为出发点。
- 对于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
- 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
- 精神贯注随时都可能消失。
(2)什么是真正的爱
- 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 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
- 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 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风险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 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头脑的主观意向。
4. 自我牺牲
(1)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一回事。
(2)爱得过分,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是对爱的滥用。爱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3)受虐狂对于爱的误读
受虐狂把忍受虐待视为真正的爱,只是他们寻求报复快感的前提,忍受虐待的动机是来自恨而不是爱。
受虐狂一厢情愿地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们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
四、爱的本质
1. 爱的基本前提:坚持实现自我完善
2. 爱是获得勇气的一种特殊形式:扩充自我界限,意味着摆脱惰性,直面内心的恐惧
3.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关注
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五、爱的勇气
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
1. 死亡的风险
我们应当坦然接受死亡,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
2. 独立的风险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3. 承诺的风险
做出承诺可以给一个人带来安全感。
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
消极性人格失调者:不愿承诺,甚至丧失了承诺的能力,他们并非害怕承诺的风险,而是可能完全不知道如何做出承诺。
神经官能失调者:能够了解承诺的意义,但极度的紧张和恐惧,使他们失去了做出承诺的动力。
4. 冲突的风险
真正具有爱的人,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而是勤于自省与反思,确认自己的观点是否有价值。
以诚实和谦逊的态度,经过反省,适当地提出建议,恰当地运用赏罚,适时地提出质疑,果断地予以拒绝,可以有效地中和冲突或批评的副作用。
六、爱的自律
自律: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爱”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必须适当地约束。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没有自律做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情感的毁灭。
七、爱与独立
爱的重要特征之一: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