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翁欣
本文发表于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
对于侗族人民来说,每年“冬至”前后,是庆祝丰收,吃冬祭祖的节日,也称过“侗年”。
侗年在侗语里称“凝甘”。对于侗族人来说,侗年就是“冬节”的意思,作为农耕民族的侗族非常注意时令,“冬节”是侗族地区一年一度的冬季节日。“侗年”是比较后来的叫法,在少数地区,侗族冬节和汉族春节过得一样热闹。
黎平地青侗寨“鱼冻节”,为祭祀石氏先祖侗族的“冬节”从“吃冻”演变而来,因此也叫“吃冬节”。“吃冻”就是以吃“鱼冻”为主,这道菜只有在气温变冷的冬天才能做。
侗族先祖以渔猎为生,对鱼情有独钟。侗族人过任何节日都离不开鱼。每年冬节前后,侗民们都会在自家的鱼塘里抓来肥壮的鲤鱼,用酸汤水把鱼煮熟,第二天待汤汁冷却凝冻,变成味道鲜美的“鱼冻”。节日当天便以冻鱼祭祀祖先并宴请宾客,故叫“吃冻”。鱼冻虽带着冰冰的凉意,但它的软滑爽口是侗族人喜欢的口味。
美味鱼冻鱼冻是侗族人过“冬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过去冬节主要以吃鱼冻为主,现在过冬节其他美味佳肴也应有尽有。慢慢人们把“吃冻”叫成“吃冬”或“过侗年。有些地区把“吃冬”称为过小年,春节为大年。
传统的侗年,没有统一日期。不同地区的侗族人过冬节的时间先后不一,一般在农历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下旬这段时间。即使同一地区,各个寨子吃冬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地方比如榕江的乐里七十二寨,把过侗年的寨子分成好几个片区,按顺序来过,因此整个月都在陆续过侗年。
榕江乐里七十二寨过侗年侗年的活动内容与仪式,各地大体相同。过节当天主人家都得准备好几桌饭菜,邀请亲朋好友来聚餐。因此都要杀鸡宰鸭、开田捉鱼、祭祖祭神、要蒸糯米饭、打糯米糍粑、酿米酒来招待亲友,所谓“今年吃完冬,来年好轻松”。
过侗年出门在外的人要尽量赶回家,出嫁的女儿也要返回娘家团聚。还要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男女老少要穿上传统服装,过节这天不出工,休息、宴饮、娱乐。除了丰盛的酒菜以外,在侗年的活动中,还要举行踩歌堂,跳芦笙,侗歌侗戏表演等传统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会举行斗牛比赛。
“鱼冻节”上的拦门酒如果进行比较,显然侗族的冬节受过汉族冬至这个节气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冬至这个节令由来已久,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早在周,秦时期,就以冬至为岁首。冬至到了宋朝时已极兴盛重要,成为祭祖之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就叫“冬节”,外出的人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来祭拜祖先。
侗族的冬节产生于何时,因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史无可考。上世纪80年代初,经各地侗族代表和专家学者,在贵阳聚会谈论《侗族简史》时商定,以“冬节”为基础,把农历十一月初一定为“侗年”,于是才有了“侗年”这个节日。
乐里七十二寨侗年节1984年,贵州、广西等地侗民先后举行侗年或冬节的庆祝活动,后来各地互相仿效,一些地区逐渐过起了“侗年”。2011年,“侗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命名比较晚的节日,外界对侗年的了解没有苗年那么多。苗年就是苗族人过新年,是苗族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侗年由过去的冬节演变而来,并不算侗族人过年的节日,大部分侗族人都是和汉族人一样过农历春节的,因此远远没有苗年过得那么热闹和隆重。
应该说侗年是一个包涵有诸多意义的复合型节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对于不同地区的村寨,侗年有着相对不同的习俗和意义。除了前文提到的,包含纪念冬至这个节令的意义以外,还有祭祀祖宗,庆祝丰收,走亲访友,提早过年等各种说法,每一说法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从江庆云“冻鱼节”上的踩歌堂比如在有些村寨,“吃冬”主要是祭祖之日。在从江的庆云一带,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二,是当地一年一度的“冻鱼节”,这一天主要是纪念石氏先祖迁徙到此定居的日子。节日那天,家家户户都不仅备好冻鱼,而且还有烧鱼、腌鱼、煎鱼等,全部以鱼为主。饭前还须将鱼、酒、糯米饭摆到神龛上,举行祭祖仪式,保佑子孙后代人丁兴旺,来年风调雨顺。
冬节在另一些地方,则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每年进入秋后,天气渐渐变得寒冷,这时稻谷已经收割完毕、各家各户都谷物满仓,侗族人民认为在这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农闲时节,便是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快要到来。因此家家杀鸡宰鸭,开田捉鱼,打起糍粑,吹起芦笙,庆祝五谷丰登。
锦屏彦洞乡过侗年通过侗年走亲访友,联络感情也是过侗年的主要作用。侗族有句俗话:路不走不平,客不走不亲。因此很多地区的侗年是错开来过,有的村寨按姓氏过节,主要就是为了相差几天,以便每家都能相互走访。过节当天,热情好客的侗家人把能邀请的客人全都邀请到。有的客人当天不到,第二天自觉再去“补吃”,你家吃完了吃我家,借着过节大家都在走亲访友。
虽然各地过侗年的习俗不同,但是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侗年属于一个时令性节日,很多侗族村寨其实不过侗年,这也是为什么侗年没有办法像苗年那样有影响力的原因。
只有少数地方,侗年是过的比春节还要热闹,比如黎平县的佳所,当地的杨姓侗族有提早过年的风俗。
黎平翘街,曾召开过著名的“黎平会议”黎平是黔东南面积最大,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除了侗文化,黎平最有名的应该是老城里有一条顺坡而建的“翘街”,在这条街上曾因为开过著名的“黎平会议”,解决了长征军事路线问题,成为伟大转折的起点,代表着黎平的历史和红色文化。
每年农历的十一月初一。黎平都会举行大型的侗年庆祝活动,比如非遗展示巡游、侗族大歌赛、开幕晚会、红军进城情景再现等,除了县城以外,黎平的肇兴,佳所等地,也会举行传统侗年民俗展示,是体验侗年文化的不二选择。
黎平万人侗族大歌赛作为黎平侗年分会场之一的佳所,肯定是黎平整个侗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地方。
佳所位于黎平县东南,距县城20公里不到,交通方便。全村近380多户,1700多人,全部都为杨姓,据说从这里迁出的杨氏子孙,遍及各地,是杨氏家族的大本营。平常的日子倒并不用去那里,唯有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三,佳所过“杨家年”的时候可以去凑个热闹。
侗年节这天上午,距离佳所侗寨一公里的公路上,自驾车已经排成了长龙。来的人不光是游客,也有各地来过节的杨氏族人和亲友。在佳所“寨门”前,村里的芦笙队,正吹起芦笙,欢迎着四方宾客。盛装打扮的佳所妇女们设起路障,端起酒杯,唱起敬酒歌,寨门旁的匾额,写着“天下杨家”四个字。
节日里的佳所侗寨佳所村出过一个在侗族赫赫有名的人物杨再思,他是这一带大部分杨氏家族的祖先。杨再思是唐末,五代时期黔、湘、桂三省交界地区诸民族的酋长,统治了附近的黎平,靖州,锦屏诸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杨再思率部队归顺朝廷后,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北宋追封“威远侯”,南宋追封“英惠侯”,声名远播。杨再思晚年生活于佳所,逝世后葬于佳所之长岭岗。各地的杨姓侗族,每年清明都会集体到佳所为杨再思扫墓。
杨再思是侗族英雄式人物,因其德高望众,至今黔湘桂三省交界的很多地区,都建有纪念他的“飞山庙”。侗族中比较广泛的杨姓侗民,多半自称是他的后人。佳所杨氏为杨再思直系子孙,因此这里堪称“天下杨家”。
佳所村认为自己过的是“杨年”每年农历11月初三,是佳所的侗年的日子,佳所的侗年并不像其他地方过“冬节”,对于佳所的杨氏族人来说这一天就是过大年。
关于佳所“杨年”由来,祖辈是这样讲述的。太祖之后,杨家子孙因武艺出众,能征善战,常被朝廷征调至各地征战,北宋晚年,辽兵压境,因战事突发,杨家族人要奉命远征,这时已接近年关,族人合计,此行肯定无法回家过年,于是就在出征前的农历十一月初三,将杨家众亲召集拢来,杀猪宰羊,同桌共席吃团圆饭,提前过年。
拦门酒此后,杨氏子孙为纪念先祖,农历十一月初三提前过年的风俗便一直沿袭下来,并且传播到所有杨氏后裔聚居的村寨。“杨家年”的这个节日,在佳所已传承9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了影响侗族地区一个重要的节日。
不过,在我的调查中,佳所人对“侗年”这一叫法并不感冒,因为并不是所有侗族人都过这个节日,只有这一带杨姓侗民有提前过年的传统,他们坚持称自己的节日为过“杨家年”。
舞龙佳所的“杨年”,与汉族人过春节类似。年前各家各户就要忙着备办年货,打扫门庭,酿酒,打年粑、张贴春联。到了十一月初三这天杀猪宰羊,置办丰盛宴席,同时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过节,大家同桌共席,举杯叙旧,燃香点烛,敬祭先祖,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俗话说“有钱没钱,杀猪过年”,过节的前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杀年猪,以接待客人。这天同族兄弟都会过来帮忙,杀猪当晚,主人家还会邀请一些亲朋好友一起热热闹闹吃“庖汤”(猪颈肉、小肠、猪肝和猪血等烩成一锅),并送几斤斤猪肉给他们,分享新年喜悦,同时腌制腊肉,香肠等多种年货。
打年粑打年粑也是侗族过年必不可少的年俗,年粑就是糯米煮熟后,打成的圆形年糕。不论田多田少,侗民每家都会种一些糯稻,留至过年以备打糍粑用。年耙用来祭祖,招待客人,送礼都要用到。
年粑需在节前提前备好,根据来访亲友人数,各家做的年粑数量不一。打糍粑时,男人抡木锤,女人捏糍粑,打好的糍粑,裹入片糖,或者黑芝麻粉等馅料,包好后压成圆形。过节时以糍粑馈赠亲友,叫“吃杨粑”。过春节时,对方再如数奉还,称“还杨粑”。
杨年节宴席过侗年,最讲究的就是吃。每家都要用最拿手的家乡菜来招待亲友和各方来宾,侗族餐桌上最常见的待客菜有血红、牛瘪、腌鱼、腌肉、白切鸡等等。侗族过年,各家都开有“流水席”,客人随到随吃,有的人家里客人多的会来百多号人,好不热闹。
除了常规的杀年猪,打糍粑以外,佳所这里最出名的是侗果,腌鱼,油茶等传统年食。
侗果是佳所侗寨一大特色。侗年节期间,很多人家门前都摆出卖侗果的摊位,佳所是黎平县远近闻名的“侗果村”,每年秋冬时节,佳所家家户户都要晾晒制作侗果,除了过年待客送礼之需,大部分都销往其他地区。
寻找侗年 佳所是远近闻名的“侗果”村“侗果”是侗族同胞过节时,待客必备的茶点美食,也是祭祀的常用供品,流行于黔东南各县的侗族村寨。侗果的制作过程,主要是用当地香糯和着野甜藤汁打成糕状后,剪成小粑块,再经晒干、油炸、用红糖熬成汁覆盖在表面,之后撒上芝麻,便制作完成。侗果颜色褐黄,表面裹有晶莹的糖衣,吃起来即香又脆且甜。
在佳所人过侗年的宴席上,我好像没有找到鱼冻。因为佳所侗年不是吃冬节,而是过年,所以用一盘盘红色的腌鱼来代替鱼冻。
和侗果一样,腌鱼也是佳所的特产,佳所侗民过节都会拿出最好的腌鱼来和客人分享。
腌鱼黎平县志以“腌鱼的故乡”为标题来记载佳所村。在侗区,流传着“侗家腌鱼看黎平,黎平腌鱼看佳所”的美称,在这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擅长制作腌鱼,很多人来佳所过杨年都会顺便买一些腌鱼带走。
侗族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和“侗不离鱼”的饮食习惯,两者结合起来体现,便是腌鱼。早先侗族人们腌制酸鱼更多是出于贮藏的需要,好不容易把鱼养肥,一下也吃不完,在物资短缺的年代,腌制是侗家人保存食物的主要方式,酸鱼既可保存时间久,又便于携带,侗民们平常去离家较远的田地干活时,带一包糯米饭和几块腌鱼就是一顿中饭。
腌鱼的制作侗民制作腌鱼的方法独树一帜。先把鱼洗净,从背部剖开,除去内脏,加食盐腌制半天,再用蒸熟的糯米饭、加辣椒粉、花椒、甜酒糟等拌成腌糟,用腌糟填入鱼腹,再将糟擦抹鱼的全身放入桶中,然后在腌桶里铺一层腌糟,铺一层鱼,层层相叠,最后将缸口密封。腌鱼存放一两个月就可以食用,据说腌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好。
色泽鲜美的侗家腌鱼,吃法也有多种多样,可以生吃,可以文火煎,也可以炭火烤。不过大部分佳所村人,还是更喜欢开坛即食,这就相当于生吃了。经过几个月的腌制,鱼肉已经全部腌熟。咬一口下去,鲜香酸辣中带有丝丝回甜,那就是佳所腌鱼最正宗的味道。
侗族有“无糯不成侗、无鱼不成祭、无茶不成礼”之说,过节祭祀祖先,不管你的祭品如何丰富,腌鱼、糯米(或糍粑)、茶这三样祭品是不可缺少的。
侗家油茶侗族人好客,一般客人到家,马上以侗家“油茶”相敬。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炸米花、花生、玉米、黄豆等原料、然后用煮好的油茶水浸泡(茶叶用油炒后,再加水煮成油茶水),制成的汤状稀食,这些不同食材的组合、碰撞出的奇特的口感,味道浓郁,既能解渴,又可充饥。
在佳所,每逢侗年必举行祭祀“飞山太公”杨再思的仪式,由当地着民族服装的寨老摆酒敬香,供上祭品,烧化纸钱,口念祭词,通过焚香祷告,追忆飞山太公的丰功伟绩,祈祷国家风调雨顺、泰安昌盛,保佑族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佳所祭祖以往的祭祖活动都是在佳所的鼓楼里进行。但是因为现在佳所是黎平侗年的分会场,祭祀之后还有一系列歌舞表演,所以祭祀活动被挪到了广场上的临时舞台。当地的老人对此颇有一些不满,他们认为祭祖是一项比较严肃的仪式,而舞台是娱乐化的地方,这样并不合适。
对于佳所的传统年节活动,显然由于政府的介入,会产生一些适得其反的作用。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为吸引游客,现在每年侗年期间,县里面都会委派一些歌舞人员,来佳所搞文艺演出,所以我们佳所人自己就不搞了。但其实如果县里不来搞,我们自己每年在鼓楼祭祖、唱大歌,演侗戏,过得比现在还要热闹呢……
佳所鼓楼还有人跟我说,当初县里希望推广侗年这个概念,找来找去,只有佳所这个地方过的最热闹,因此要把佳所打造为侗年活动的分会场,来展示“侗年节”文化。
虽然现在过节期间,会来一些看热闹的游客,但是村民们大多还是并不赞成把“杨年”变成“侗年”来过,主要因为佳所过年的气氛和以往比起来确实有点变味。
佳所村民唱侗族大歌笔者通过侗年节期间的走访发现,有关“侗年”节的宣传和定位,对游客也产生一定误导。
客观来说,“侗年”作为一种官方命名的节日,其实在广大侗族社区并不具有普及性。在黔东南只有黎平的佳所,榕江的乐里七十二寨,锦屏的北侗九寨地区,侗年过得比较隆重热闹,其他地区过的都是“冬节”,由于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政府宣传和营造的所谓“侗年”文化,和实际情况存有差异,这也许就是“侗年”这个节日始终不温不火的原因。
文字:翁欣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Plut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