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f6c9bdc8daebbfe7.jpeg)
老家所在的村子不小,比周边的村庄都要大上一圈,笔者二十岁时上大学才离开,但梦里依偎在她的怀抱里那是常有事儿。
即便到现在,村里乡亲们彼此说话时,嘴里常带出一个地名来,那就是“牌楼那(儿)如何如何”,意思是“牌楼底下”,或“牌楼附近,周边”,所发生的事事情情。住于期间的老老少少呢,连举手投足都比住在村子边角旮旯里大人孩子要得意得多。
不用问,村里有一座牌楼,其所在的地点至今还是村中心。村委会,村医疗站,村办幼儿园,最大的供销社,逢集时最热闹处·······皆分布于周边。
说得准确些呢,应该是:村里最显眼的地界,曾有座令人瞩目的牌楼。
那有人见过吗?
问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回答也是——没见过,只是小时候大人们就这么叫,故而也就跟着这么叫。
村里但有婚丧嫁娶,牌楼底下铁定上必经之处。送殡呢棺木比暂停落地,棺前摆上供桌,上祭品,之后伴着哀乐路祭一番。迎亲的话呢,更是吹吹打打,锣鼓唢呐齐上阵,甚至有舞狮表演,浩大的排场每每吸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众人围观。
牌楼这东东,与牌坊类似,中国传统建筑之一,矗立起来,很有面子,仿佛中国篮球队里的姚明。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一种有柱门形构筑物,一般较高大。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牌楼曾作为多届世博会中国馆的门面建筑,吸引了世人的视线。
牌楼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景观,是由中国文化诞生的特色建筑,如文化迎宾门。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北京现存明清时期的牌楼有六十五座,其中有琉璃砖牌楼六座、木牌楼四十二座、石牌楼十七座。
一般来说,牌楼不外乎是:表彰、纪念某人或某事,或作为街巷区域的分界标志等。问题是,敝村一座乡野村子,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需要如此花哨的分界标志吗?如果不需要,那就是为了表彰、纪念某人或某事了。可这位(或多人)又是谁呢、做了什么惊天动地之事呢?
天知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4cfb6ba8947497b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