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 —白露。白露,顾名思义: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露珠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种植物内部蒸发出来的水)十分古人以四季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所以就叫白露。
在白露这一天,天气明显的变凉爽了,都要穿长袖T恤、不开风扇,不开空调了;虽然之前的处暑,也是天气转凉,不过之前的效果远没有现在这么明显,之前只不过是吹来的风,不再像以前是热风而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然很热,每天都需要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这样了,以免着凉。
白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白露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的时候)
二候元鸟归;(鸟儿们都开始回家)
三候群鸟养羞;(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白露有四个习俗:
(1)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2)打枣
白露前后农家开始收枣,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竹竿打枣,只是用力要轻,,以减轻对枣树的伤害,否则来年枣树产量就堪忧了,这种情况老人家形象地称之为“打枣’。打枣的技巧是起初在大枝上拍打几下,把部分枣振落。对那些未振落的枣,则顺着枝条长势的方向用杆子划过,捅下来。
(3)酿白露酒
苏南和浙江有自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
(4)采集“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5)晒秋
农民们把粮食放在阳光底下晒干,整个场面十分壮观。
许老师教了我们一首诗:
池塘晚景
唐 · 李群玉
风荷珠露倾,惊起睡䴔䴖。
月落池塘静,金刀剪一声。
这首诗讲的是:风让荷叶把露珠倾倒了出来,这水声惊起了沉睡的䴔䴖(一种水鸟)。当月亮“落”到了水里时,池塘已经静下来了,谁知,这么晚了还有剪刀裁剪衣服的声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6930347/e6547b21a6d7b8fc.jpg)
从白露这一天起,就到了和炎热说拜拜的时候了;从白露这一天起,水果就多了起来;从白露这一天起,就从炎热的夏季进入了丰收、干燥的秋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