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不用车马,交通穿梭,没有书信,信息很快,一生还能只爱一个人吗?
十七、心灵的恋爱
丫丫恢复当初没有人打扰她的时光了,徐浩有时找她帮忙,她没有了以前积极去搭理其他人的想法。她开始爱上了和书相处,她开始爱上了《查理芒格》,她也开始爱上了素黑、亦舒、三毛。她每读一页就能看见温新曾经对她说过的话。但是她还是没有改变读后把感想发给温新,不过温新依然很少时间回复她。丫丫以为温新不在的日子,她会感受不到温暖,但是好像也没有。和温新联系少了,和晓蓉的联系多了。
丫丫每天下班都会和晓蓉通一会电话,开始会聊聊温新,后来就聊看的什么书,聊散文,有时候会聊男人,或者聊恋爱。丫丫总想找晓蓉一起去书城,但是晓蓉是个宅女,能不出门做的事,她就尽量呆在宿舍,所以也一直没有答应丫丫出门,她其实很想把晓蓉活泼起来,她觉得晓蓉是个好女子,但是有点宅,所以难以有缘分,她坚信她可以帮晓蓉找一段好的恋爱。丫丫自己不谈恋爱,但她觉得晓蓉应该尝试,毕竟晓蓉有很多追求的人,却错过了很多美好的机会,一开始她也不清楚晓蓉为什么不尝试,后来丫丫知道了,有些是无心插柳,有些是条件不合适,更重要的是丫丫也认同晓蓉需要一段心灵的恋爱观念,毕竟一个人单身要比两个人折磨幸福。这个年代的人不是两个人一起依偎就幸福的,还多了人追求的层次,在恋爱里,对房子、车子和钱的需求,还处在生理和安全层面,是最基本最底层的需求。满足了有房有车的需求,下一步就是对帅哥的需求,然后是对暖男的需求,对小奶狗的需求,之后还有对有趣灵魂的需求,对精神伴侣的需求,对高情商的需求。而丫丫和晓蓉对爱都有着灵魂的追求。
十八、公司的改变
在过去那段时光,丫丫在公司因为感情的变故是被排挤了很久一段时间,也可能因为她的灵魂上有了不一样的信仰,她和同事们的话题少之又少。但是,她并没有以前那种全世界欠她一样忧郁感,也没有总是闷闷不乐的状态,她已经知道话不投机半句多那就干脆闭嘴。
直到有一天经理跟丫丫说可能跟她调岗,因为有新同事来了。新同事来接手了丫丫的工作,她则接手其他工作,新同事一来就是坐在她旁边,新同事轻声和她说,"我叫月燕。"而丫丫打量了一下月燕,应了句"哦~"于是旁边的小月帮忙说"她是丫丫。"从此她的旁边就坐了有人。其实丫丫旁边过往是有人坐的,不过后来她的感情变故以后,说八卦的人多了,她旁边的玑玑就搬出去别的位置了。也可能因为丫丫后边的芭姐给玑玑说了她是个图钱的女孩,于是玑玑也就有了看法。其实丫丫习惯自己在一个地方话不多,言不语的日子,突然来了个人,她还觉得有点不自在。对于芭姐和玑玑的行为,丫丫一开始也难过了几天,因为芭姐就是当初介绍男人然后又讥笑她的人,芭姐从来都觉得她丑。芭姐也是温新的客人,她还知道丫丫喜欢温新的事,于是她认定了丫丫就是图钱的女孩,谣言大多都是从她嘴里出来的,让丫丫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孤立。
芭姐的谣言是传到了公司人事那边的经理Anna的耳朵里,Anna还跟丫丫聊过天,问她的想法。其实丫丫本身很单纯,她跟温新在芭姐嘴里都传成了一段不伦之恋,但是她也只是温新的客人,顶多就是丫丫单恋温新,而温新觉得丫丫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帮助她而已。而Anna也是个聪明人,她最后判断跟丫丫说"尽量不带私人感情在公司,芭姐和玑玑就是普通思维的人,人都是你有什么不开心拿出来让我开心一下的心态。"丫丫从那天开始就更加不爱说话了。但是月燕的到来改变了她。
月燕也是一个单身主义者,而且月燕也是一个很单纯的人,经过几天相处,丫丫开始信任她,愿意跟她说话和教她学手上的工作。她和月燕也开始了一段说说笑笑的日子,丫丫也开始变得有一点开朗。但是月燕和丫丫交好,也没有因此改变芭姐和玑玑的看法和谣传丫丫的思想,她们依旧排挤丫丫。
公司同事很多是温新的客人,有一个卿姐也是,卿姐为人比较大方,心底也善良,因为丫丫帮过卿姐找温新就诊,而怀上了孩子,卿姐是对她感激的。其实丫丫介绍温新给同事看诊,都是出于好心肠,后来给她们说成了丫丫为了喜欢温新而帮温新拉客人,她也什么没说,反正她的情况,做什么都有人说她,她也不会去辩解的。
十九、书法家老师
丫丫写的书院ppt给了一个开公司的朋友玫姐看了,玫姐很有兴趣。并带了丫丫去邻城看一个书法家老师开的书院。丫丫开始很开心,觉得合作的机会又来了,于是跟玫姐去看看。邻城的书院比上次和温新去别城的书院小,但要经营得好,书法家老师是个有点才华但是又有点高傲的人。其实有才华的人全部都有脾气的,温新和徐浩也很有脾气,连那个不起眼的粑哥也很有脾气,后来想想以前的讯哥脾气更大,应该说男人们都很有脾气。玫姐也是这么认同,而且说"那么丫丫和人相处是要谦逊一些才好。"记住了玫姐的话,她很温婉,基本不说什么话。
参观完书院吃过晚饭,玫姐和丫丫回去了。书法家老师问丫丫留了微信,借着几分醉意吐露了对她的爱慕。可是,丫丫拒绝了,她接受不到喜欢一个跟自己父母一样大的人,尽管他很有才华,但不代表三观吻合,不代表沟通没有障碍。因为丫丫拒绝了书法家老师的事,玫姐回去的路上问了她,她推托自己有喜欢的人。玫姐没有追问,但是玫姐告诉丫丫选择男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不喜欢衡量,要有利益标准,如今年代的人不是过去的人不会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而玫姐说可以同时爱上很多人,包括丫丫爱上的那个人,他也不可能只爱丫丫一个人,更何况丫丫本身不优秀,可能爱上的可能基本为零。玫姐劝丫丫找一个爱她的人,并且要有权和钱,尽管老一点也不要紧,那她可以省点心思。丫丫在思考着玫姐的话,但是她不想随便接受一份爱情,而且是为了条件接受的。但是她承认玫姐说她不够优秀,这个才是她致命的伤。丫丫开始想找自身的缺陷,她开始寻思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说一辈子可以只爱一个人,那确实是过去的年代,如今的生活变化太多,人在阶段不一样就有更多不同的追求。有时段,追求美。有时段,追求经济。有时段,追求思想同步。丫丫认为不管追求的是什么,如果你喜欢结婚生娃,那么就找一个相爱的人,如果你喜欢美的人,那么就努力变美,如果你喜欢有钱的人,那么就努力赚钱,如果你喜欢精神同步,那就优化自己的大脑。不管追求什么不是为了一段恋爱而是优秀自己,这是她从玫姐身上看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