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读书会不在海上,在上海;一年有18次线下活动,凑个趣算十八罗汉聚全,也圆满了。今天(20180207)这第十八次聚会,我认为主要讨论了两个主题,一是禅宗;一是《故事》。
今天有关禅的书有《禅宗十日谈》、《禅者的初心》、《当企业家遇上禅》。禅宗虽然是佛教的一支,但由于发展繁盛且存在时间绵长,颇有以偏概全之势,人们往往认为佛就是禅,禅就是佛。禅宗最先开始出现在古印度,姑且称之为印度禅,至达摩东渡才来到中国,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中国禅,达摩成为中土禅宗初祖,自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是为中土六祖,从此禅宗在中土发扬光大。自唐朝以来有日本僧人入唐学佛,或是中国僧人东渡日本传佛,于是禅宗在日本慢慢兴起,逐渐形成日本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铃木大拙将禅学理论传播到西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铃木俊隆到西方国家传播禅学实践,教导人身体力行学禅,可以称之为西方禅。
禅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最近流行的“佛系”,禅也是种信仰,让人有精神寄托。我对禅的认识连皮毛也算不上,只是在读书会上粗略学习下,感觉是印度禅——中国禅——日本禅——西方禅这么条时间线,任何事物有产生就有繁荣衰败,但是在一地衰败有可能在另一地传承发展,重要的是与本土实际结合,些许感悟,与君共勉。
再说关于故事的书,书名就是《故事》,它不是在讲故事,而是通过电影在讲如何编好故事。书中认为故事应该有五大要素,结构、意义、任务、情节、背景,结构又分开端,递进,冲突,高潮,结局。按照这个模式,电影高潮是在黄金分割点,即影片时长的0.618处开始,好的影片就像用游标卡尺量过似的,严格按照这个套路进行,甚是神奇。就好像我们想象不到上海适龄女性出现最多的地方是星巴克一样,这个电影的套路也得到了大数据的支持,不服不行。接下来讨论到如何推动故事发展时,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人物推进情节,当你把人设做好,人物出现后,人物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等推动故事发展,作家反而无法控制,作家只觉得自己“上头”了,写出东西一看,认为自己在平时绝对写不出,这就是人物推动故事;另一种看法是以情节推动故事,即是以上帝视角总览全局,安排或突兀或惊悚或诙谐或无稽或平凡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人跟着情节走,人物有可能脸谱化。若问我是哪一种,我哪种也不是,我不写故事。据说《故事》已成为北电等艺术院校的教材,我未能潜入这些学校,不知真伪。
说道电影人们自然而然把它分为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但不管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好的电影都符合以上套路。说起艺术电影,欧洲三大电影节名闻遐迩,在影迷圈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注重先锋性和实验性,被称为“先锋茶话会”;法国戛纳电影节,注重商业与艺术的结合,被称为“噱头拍卖行”;德国柏林电影节,注重社会性和政治性,被称为“政治教管所”。至今,三大电影节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指标,被誉为“艺术家的避难所”。
近两个小时的读书会很快到了尾声,最后一项是换书活动,换书不换所有权,依据“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理论指导,借书、畅读、写感想,然后交流思想,读书会举办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故事 禅 开卷有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