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济复兴国学班的申请书

作者: TrueFar | 来源:发表于2017-02-04 17:52 被阅读54次

自幼生长在山区,童年生活是清苦的,但好在父母朴实、心地善良,虽然他们一开始并不赞同我读高中、念大学,但从皖南大别山区走出来,日子渐渐不在眼前之后,也就渐渐放下了,父母就是这样,再穷苦的父母也盼着孩子心向自由

自离开学校之后,不踏实的从国企跑到私企,从东北跑到上海,又去往深圳,再回到上海,毕业之后的十来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知道的不少,但思考的深度实在太浅

最近一年,莫名的感到焦虑,像是中年危机的提前。于是给自己强加了不少事务,比如早起跑步,开始拣些历史的书、科学的书看,开始重新了解自然、哲学,开始重新写些文字,也重新拿起毛笔写写画画,试图把生活变得更加丰满,在现代的急促脚步里,踩一脚刹车,把节奏慢下来,探索内部的感知世界

回头看看最近读过的书单《费马大定律》、《写在物理边上》、《一个人的朝圣》、《鞋狗》、《鱼羊野史》、《皮囊》、《四十自述》、《中国近代史》、《瓦尔登湖》,这些都是近现代或当代的书目,与国学沾不上什么边,也大约是因为这个,注定漂浮在事物的表面更多,难得沉淀下来——当然更是自己惰于思考导致的

去年因为上班要驾车的缘故,路上听曾仕强讲的《易经的智慧》,也因为工作的缘故尝试了解中医,加上喜欢的书法、民乐器,以及对佛学信仰偏好,让我越来越赞叹中国古典的魅力,中华文化真是了不起的瑰宝,而我却向外求索了这么多年也不得其法,还搞不好给树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世界观出来,越想越觉得可怕

说起对国学最初的认知,还起源于《论语》,于丹当年的讲解让我对它有了跟现实的联系,做一个君子,做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能力,又不该做什么。

法、墨、道,百花齐放的思想年代给我们留下如此之多的经典,且不谈道理有多深有多少现实意义,就连用词的美妙,也都深深影响着后世。“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他的不记得了,但这一段影响就如此深刻,理由无它,至少是因为言辞的魅力吧

要说志向,已经不如念书时候的懵懵懂懂,大志在胸了;现在只希望能凭自己所学、经历、感悟,给周边的人,有一点点引导或启发

相关文章

  • 给同济复兴国学班的申请书

    自幼生长在山区,童年生活是清苦的,但好在父母朴实、心地善良,虽然他们一开始并不赞同我读高中、念大学,但从皖南大别山...

  • 国学研究丨当今国学研究方向可分原国学、国学智慧和新国学三大类

    随着中华复兴,中华文化复兴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必然,而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动文化整体复兴。借此对现在国学研究与传播...

  • 如何辨别伪国学

    这几年,传统文化的复兴方兴未艾。从国家层面的提倡,到各地国学班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一时之间,国学炙手可热。很...

  • 国学的复兴

    大因:国家层面的重视,文化强国的必须,文化自强必须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归根溯源,固本培元,道生...

  • 2017-10-01

    很多时候我在想,复兴国学,复兴传统文化,到底是怎么个复兴法呢?看诸多国学机构都是沉弱于死板读经典,拼命讲理学,枯燥...

  • 国学热是真热还是虚热?

    文/张文溪 时下掀起的“国学热”,其背后是中国复兴所带来民族自信和尊严的提升,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与传承。 国学大师对...

  • 域外墨学方法论的突破,评葛瑞汉《论道者》|黄蕉风

    近来国学复兴,无论官方、民间还是学术界,大抵视域都集中在儒学。作为一个长期为儒家言说传统笼罩的国度,国学复兴几等同...

  • 赞国学复兴赋

    陶扬鸿 近于网上看到关于辞赋国学欲复兴文,余心大乐,幸哉生于今日也!余之宏图可展矣,故作斯赋。 国学之欲复兴,诚余...

  • 学与思

    求帮助:高二转班申请书怎么写???

  • 爸爸的工资 收入,怎么填

    今天去把助学金申请书交给班导,班导看了之后笑着说:“真的是学文学的,连申请书写得都像散文,可是这种东西数字更有说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同济复兴国学班的申请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qs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