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筷子不能这样放的,手拿了抹布也要把手洗干净才可以哦”。3岁多的可儿小小年纪还挺有原则。
晚上去表姐家吃饭,见到肉嘟嘟的可儿妹好开心,这小家伙嘴巴甜,也喜欢笑,乐呵呵的,小嘴巴总有说不完的话,可爱极了。
表姐说自从上了幼儿园,回家总是喜欢指挥大人做事,有模有样,而且原则性很强。还变的特爱干净整洁,自己的玩具天天自己收拾好,学着叠衣服。还会帮奶奶抹桌子,拖地。虽然做的不太好,但是积极性很高。
嗯,通过晚上的观察,感觉这小家伙还真的长大懂事了好多,看来老师教得好。
但是表姐却又担心孩子有时候原则性太强不好,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事她坚决不吃饭或者不睡觉。尝试讲条件也不行,非得坚持她的想法,有时候非逼着她才行,有时候就会哭闹。
当然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逼孩子肯定会不开心,要学会与孩子合作,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
任何话,当你用温柔和商量的语气来说,相信孩子更容易接受,如果你用命令式的语气来说,在情绪上,孩子就会产生本能的抗拒。其实换个角度,大人被这样对待也会心里不舒服。
蕞好的就是父母用实际行动,来帮孩子行程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实我觉得可儿妹在同龄儿童当中也算是不错了。而且她愿意把自己心里的话表达出来,不开心的开心的都会说出来,就这就是蕞好的沟通方式了。
有时候反而从孩子内心反映出大人不足的一面,教育也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行程。
教育之路不单是孩子的成长之路,也同时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成长之路。这一路风雨兼程,希望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