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相见恨晚的高效学习方法?
所谓高效,那就是破除了自然学习中某些难以逾越的困难点。比如,学习厌恶了怎么办,遇到瓶颈怎么办,怎样更充分利用时间,怎样以更好的状态学习,又怎么突破一个人的学习局限性……这些问题,都能在本文中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学习之前,首先要问:学习的要素是什么?
壹
有 知 识 让 你 学
面对信息海洋,在知识的选择上多多费点努力并不会显得过分。
是教材的学习,课本已经规定了你学习的任务。
非教材类,我们可以运用伟大的二八法则。
根据二八理论。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一本书,甚至一份资料,他80%的学习效果同样也是来自于20%的重要内容。
二八理论板斧般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想要达到高效,知识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换句话说, 如果看一本书需要有五个小时,那么,你在这之前,花不多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选取所要阅读的内容,我看,也不算是过分。(但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
这样做除了能挑选出属于重点的重要的内容之外,还将意想不到地获得一个心理上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十分安心。因为你相信自己,用一个小时所选择的学习内容的学习价值,你学起来就会更加的安心,放心。有句话不是说,不值得的事情不值得做好。如此恰到好处地在选择上做出的努力,让你看到了,你所学习内容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值得的事情值得做好。
▲ 怎么挑选出重要内容呢?
(1)如果是教材,那就是课程要求。知道什么了解什么……能运用什么……
(2)如果是一本书(非虚构),便利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读书笔记。
根据别人的读书笔记、阅读缩写来进行阅读,我认为是新时代处理这些大批量畅销书的有效方法。
看几篇别人不同的读书笔记,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找到了书中重点的所在。对于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不去看原书也不会失去什么,而对于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或者是独特的或者是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可以在笔记上圈圈点点后,返回到原书上阅读消化相关的片段。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处理大量时兴的畅销书,而不必在感叹没有时间去阅读大部头了,何况很多畅销书作者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核心理论,还有些国外畅销书作家,把核心理论来个新包装,加量不加价又重新上市畅销了,这样的书,就没有从头到尾原原本本读完的必要。
知识也选择好了。
贰
知 识 学 得 到
输入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学习了一个知识点,马上我就能够做对一个题目。这叫现学现卖,如果不是从传统的对人格贬低的角度来看,现学现卖就是一个讲求及时反馈的学习机制,它能够从“点”上确认你学习是否到位——如果能够建立“点”的对应反馈,我认为就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对于反馈的渴求,我想,在学习心理需求上,即便你做不到极致的变态,也要做到变态的认真——我知道你极致和变态都是做不到的,我这么强调是只是想让你做剩下的事情——认真就够了。
▲ 什么叫认真?
(1)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我都力求对应知识点,有可以考量我学习情况的课后问题。
所以我是反对一本自备的练习册,你从头到尾,是根据顺序做的。
换一种做法是,当你遇到一个重难点,对于相应的难点,你去把对应的题目挑出来做。
我劝学生有一个好习惯:平时的作业试卷中,碰到错的题目,难的题目,重要的题目,你把重点难点整理出来,归结到一个笔记本上。
熟能生巧,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练就了一个能够迅速挑出重难点的火眼金睛,能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视解,根据重难点分等级对待,也能够从汪洋大海的自备参考资料中,挑选出对接重难点的疑难。
这样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相对还是绝对,你永远主要解决的就是具有你个人气质的核心问题。
输入方式,老生常谈的有这些: 听课、阅读、演示、讨论……还有知识留存率挺高的实践。 据说目前学生最大的实践就是做题目了。 所以有教材必然要配备以相应参考资料,和和能建立反馈的习题集。让你即时「实践」。
有习题那就要做,不然何以谈高效?所谓高效不是该做的你跳过不做,不是该学的,你绕过不学,而是该做的你做得到,该学的你学得到。学习+实践+反馈,是一个完整的环。学习而没有实践,就得不到反馈,也就无从纠正。
这种有头没有尾的事情,就跟你看着大学教科书然后直接去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2)为求反馈有效,听课之前一定要预习。
老师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所以你想要寻求高效,怎么就可以使气沉沉地乖乖的听呢! 就一般性的老师而言,每一堂课,他讲的不会全是重难点,也不会全不是。
即便他讲的全是重难点,也不会是针对于你个人要解决的重难点。 那么对于这样的课?我们先不说一堂课有效期注意力最高的时间达到25分钟,就算是45分钟里分分秒秒都盯着老师的瞳孔,你从老师那里所获得的「裨益」也实在值得商榷。
参加知识密度大的课,如果你不预习,不预先先把一些信息处理掉,那么等你到课堂上的时候,你就无法在这短时间内理解如此大的信息量。对于你这样课堂之前就一张白纸而言,他所说的所有的都是“重难点”。
我们知道,理解不可能是即时的,理解是需要时间延缓来消化的。如果有这个理解延滞,在下一波重难点来临之前,你还没有搞清楚上一个问题,那么这意味着,下一个重难你将失之交臂。
因此,一个人一堂课里面能够处理的重难点数量是有限的。所以课前你是需要预习的,将一些能够处理的重难点预先解决。能够保证你在课堂上,抓住在你一堂课里信息处理范围内的重难点数量。
抓住重难点学习,你的注意力可以像大海波浪一样,有高潮,有低潮,劳逸结合,有益身心健康,你做的从来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做吧! 以重难点为核心,在学习上建立实践和反馈,这样一个学习的循环就完成了。
那么下一个循环呢?你还会继续吗?一件事情能够让我继续去做的,要么就是因为它不快乐,而我想自作去变态求虐,要么,就是因为它快乐,引起我的荷尔蒙骚动,我会主动去学。
我想就一般人而言,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具备使人欲罢不能的特性。
所以退而求其次的是,把学习当作职业化或工作化的观点的泛化,当然最温和的是,“我们要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的美好想法。
学习是一件涉及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凡劳动都无法避免“疲劳”和“累”的体验。什么事情让我们产生疲劳和累这种体验,我们就会顺带殃及池鱼的讨厌事情本身。
学习是我们常做的事情,它仿佛就是「疲劳」和「累」的宿主,我们经常会感染。如果观念上处理不好,我们就会讨厌学习这件事。 不至于会让你更讨厌学习,甚至会对让你对学习恢复起那么一点温暖的信心,我独家版权的解决了这个事情:
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
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
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
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累”!
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累”。“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
这种”累“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
我称它为学习快乐的尾巴。
每一个尾巴都是快乐的,像学习这种情节无关曲折无关动魄的事情,长久埋藏在我们心底,它换不起具体的事件记忆,而只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
如若每一个尾巴留存给我们的都是愉悦感,而由于我们人对一件事情记忆突出重点是在开头和末尾,那么所有愉悦尾巴衔接浓郁起来,我们的感觉对学习建立起的就不是一个讨厌的情绪。
在学习的所有非形而上的习惯中,给学习戛然而止地留一个快乐的尾巴,这一点最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我们长时间对学习的感情问题。
学习习惯建立了,下一个遇到的令我们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学习效果的问题:遇到瓶颈了怎么办?
入门时显而易见的提高令我们欣喜不已,而瓶颈时的止步不前又令我们脑伤严重。瓶颈——这应该说是一个实际问题,但不能令我们欣喜的是,它会伴随着产生许多的心理问题。
哪里问题更严重?反而是后面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因为它考验的是自我怀疑的能力,它考验的是自我摧毁信心的能力——第一个阶段的瓶颈是学习过程的实质性、具体障碍,但也是学生第一次在信心上大面积考虑惧难卷逃的诱因。
大部分人就得这样筛选出去,不然怎么对得起学习的具体难度本身呢!连心理难度都没有超越过去,又怎么对得起那些实际超越者的努力价值。强者,就得通过相对弱者来体现。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心理问题是一个常生的过程,伴随每个阶段它都会出现,那么你就能够想到,有些心理问题的解决,它的价值只是为了引出下一个心理问题,也许你就能够想得到,它或许不必解决。
如果有这等领悟,你会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比一箩筐的心理接棒赛跑问题,具体好解决的多。
在学习上遇到瓶颈,专于实际的解决思路,我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蒙头继续,用非机械论的方式来说,当你学习看不到效果的时候,那是因为你的心理上产生了恐慌。
学习与学习效果之间,它不是线性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段时间看到迷雾,看不清方向,看不到效果,是正常的。出于理性,我们可以选择性的漠视心理的恐慌。
他就像一个小孩子,看不到娘就哭。他哭了,你主要精力不是一昧地去安慰他,叫他别哭别哭,而是应该快点找到他的娘。
你可以安慰他一时不哭,但,去找他的娘是更理性实质的做法。
这之后,正常的学习中,最有可能迫使你学习溃败的因素是什么,怎么解决?
所有问题还得回归问题本身,因此如果问题本身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的心血就会无疾而终,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信心”解决不了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书本、网络获得解决。
其次,更难点的问题,我们可以问老师。
最后,剩下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人教导我们不要钻牛角尖。
一般来说,以上的三种方式都是一般人理想的解决方式。
不理想的是,凡是需要通过第二人际去解决的问题,我们都不会“冒险”去解决。
别说人际关系影响不到你学习,当你需要透过人际关系去解决学习问题的时候,人际关系反而是影响你学习的瓶颈。
很多人碍于情面,碍于个人对人际的厌恶,不好意思,去找同学帮忙。找多了双方都烦,何况对方不一定有水平,你去问一个问题,他半天热情的解决不出来,反倒是因为情面和热情耗费了大家的时间。去问老师,时间一长你也不好意思去,人都是脸薄的动物。所以,“请教”这种事情,怎么做都不是划算的买卖。
限于以上的原因,很多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是,限于本身能解决的问题——你就是你的局限——只要你学习一段时间,局限性就出现了。
你自身的学习,就是你一个人能够解决的简单的问题的集合,如果这些问题你还需要通过网络、参考书来解决,那么你的层次也就只是——这些网络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参考书能够解决的问题的层次水平了。
不知道我有没有表述清楚:如果你个人学习感到费劲,还要借助网络甚至参考书,那么你能够达到的层次也就是网络或者是参考书的深入水平。
而更高级的问题你解决不了,变化性更多的问题你也解决不了。不是因为你蠢,而是你的学习方式只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我们都是这样的,不是吗?在平常状态上,我们都是一个人在学习。
这是很可悲的,很多人学习十几年,还是突破不了一个人的局限。
一个人的高效,无论你如何高效,你还是突破不了一个人的自身局限。
两个人,不一样。两个人,就是不一样。
当一个问题理解不了,你做不成。需要麻烦到第二个人的时候,那意味着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种问题的理解和消化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如果搞懂了,我给你讲呢,你理解起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或许一点就通。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我无奈的做法是我只能在A系列纵深,在B系列无奈。
你的精力也有限,你也只能在B系列深入,在A系列无精打采。
社会上就是这样一个个你你我我,有特色,但都是相对而言,上限都朴实而平均。
但如果说A和B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而两个人选择合作,我的困惑你能解,你的疑难我有话说。
那么这就是1+1>2的高效。
我不会说这样的高效做法很简单,更不会说只要两个人手牵手就是高效学习……因为这两个人要建立学习上的同理心,更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致密的合作学习,是突破一个人高效的“高效学习”。
祝愿你一个人的时候高效,祝愿你两个人的时候,可以形成致密高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