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51(2022-08-26周五)案例分析

951(2022-08-26周五)案例分析

作者: 云庆亲子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2-08-30 12:48 被阅读0次

案例分析:一个被训服成“迎合型”人格的孩子,是不可能突然变成一个“坚定做自己,千山我独行”人格的。

请教各位家长及老师一个问题:家里男孩17岁,高一,自上高一以来说和班级同学相处不开心,上学期的相处好一个同学这学期和他吵架,那个同学还不让别的同学和我家孩子说话,那个同学脾气暴躁,是班干部。结合班级其他同学排挤我家孩子,我家考虑较多,在班级非常憋屈,高中生又不可能和老师打报告说这些事情,好几次在家里哭了。

最近在家玩手机也特别厉害,老是超过很长时间,我就多次提醒他,他就经常发脾气,上周晚上和家里人吵架,他一人出门散心,遇到他们班同学,同学出来遛狗。最近说要我养狗,说养狗可以缓解家庭氛围,缓解学习压力,也可以逗逗狗心情要好点。

但是我们家不具备养狗的条件,首先,我睡眠本来就不好,孩子晚上学习也要到1点睡觉,担心家里养小狗,小狗夜里有动静会叫唤,影响孩子和我的睡眠。

第二,我工作本来就比较忙,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后回家休息,白天基本没时间管理小狗,虽然把关在笼子里,但是小狗的大小便无法训练,担心晚上回家小狗身上都是屎尿,忍受不了。

第三,孩子就要养柯基这样的中型狗,我本来就怕狗,如果养狗,伺候小狗的事情都是我,想想就害怕。

想到这些问题,现在我已经焦虑晚上睡不好了。今天和孩子说,他要养狗,就是把我逼疯的节奏,我们家真的不能养狗,他当时就发火,威胁说,不养狗没多长时间就会抑郁,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现在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任桃:

@友华 孩子遇到问题,自己在想办法调节,这是家人能给于方案去帮孩子调节吗?显然不能,可孩子想出办法家长又因为自身原因推辞,孩子也是很无语啊。非常理解孩子。

繁华似锦:

我们开导他,他说没有帮助。是的,我们也能理解孩子,但是帮不了他。班级搞小团体,排挤。

任桃:

重点不是养不养狗,是问题的根源:孩子的心里成长遇到了瓶颈。这些都不是重点。

繁华似锦:我们劝说他,他说解决不了他的问题。

任桃:孩子需要援助,不是劝阻。

繁华似锦:不知道怎么援助他?他提出养狗,可是我们真的做不到。

天天在学校郁闷不开心,和我说,以前他是最喜欢去学校的,现在他是最讨厌呆在这个班级。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劝他,和他说做人有底线和原则,相处不来的同学,没必要迎合,对待其他同学真诚相待,问心无愧。

但是孩子解决不了目前在班级的处境,走不出来,提出要养狗。

紫雨老师:

你从小到大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倾向于孩子必须听父母的,否则就没有好果子吃的那种?

@友华 你问了问题,答案来了的时候,你却不在。

这就是典型的频率差距:你要的宇宙给你的时候,你却没有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点去领受它。

友华这个案例具有代表性,我这里简单点拨一下:

这个建议是否有效,还得先回头检视,你从小到大是怎样教养的孩子。

你是典型的那种【孩子的意见跟父母不同时听父母的,孩子跟父母意见一致时听孩子的】

还是非典型的,从小就尊重孩子的想法,不通过威胁手段让孩子屈服?

如果是第二种,你现在建议他不必去迎合那位霸道的学长,他是办得到的,因为他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做自己】的。

但是我看你所描述的他,我敢相信,99%你应该还是第一种的家长。

橞祺:

孩子跟父母意见一致的时候听孩子的,这句话不太明白,这个时候其实也是听父母的,因为这个时候父母的意见=孩子的意见[愉快]

紫雨老师:

重磅来了,你不能从小就驯服他来迎合你,要合你意、讨你欢心、以你的意志为准……

现在遇到一个群众孤立事件,突然内心变得很强大,不在意别人怎么弄他。

他现在的行为,根据你所描述的来分析,是他有迎合型的人格,但是他这次又不想屈服认怂,所以纠结拉扯,所表现出来的,借游戏逃避,借养狗转移。

如果他从小没有被驯服成迎合型人格,那他的内心会很强大。

你们纠众来孤立我?孤立就孤立吧!老子才不在意呢!

为什么内心强大的人可以这样?

因为他总是跟自己在一起!

当我总是跟自己在一起,我就不在意,也不怕你们这些人有没有跟我在一起!

因为反正你们在或不跟我在一起,我都是爱自己的,我都是跟自己在一起的,没差。

所以有你们固然很好,但不是没你们不行!

听懂的人应该感觉到振聋发聩!

有谁听懂了?听懂的请回答:很震撼。

很多90后00后为什么被形容为草莓族,因为很脆弱,一捏就烂。

你不能驯服他迎合你,驯服了10多年,突然有一天要求他碰到此类事件的时候,别去迎合别人!

因为他被这样驯养了十几年,他习惯了。

他没办法从十多年的迎合型人格,突然来个急转弯,变成一个坚定做自己,千山我独行的人格。

这种U转,是需要时间的。

而且,也不是一句高大上的话能够促成改变的。

紫水晶:很震憾

紫雨老师:“你要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不迎合别人的人”。

这句话听着好听,但是,放在你儿子的语境里,就是一句空话。

爱如意:

@雨老师[大哭][大哭]是这样的,像我这样没有智慧的家长,熬时差时间好久。

紫雨老师:

分析到这里,大家应该搞明白了,为什么儿子会说:你说的根本就帮不上忙。

因为他说的是事实,这些空话的确没卵用。

大头:很震撼。

紫雨老师:

有没有发现,你们看不明听不懂的孩子的行为或言语,经过紫雨老师一分析,就突然豁然贯通了?

因为,父母跟孩子没在同一个频率。

孩子常常会觉得很无力:

怎么不管我怎么说,你们就是听不懂呢?

AliceFei:很震撼[鼓掌]

紫雨老师:

次数多了,孩子以后就不说了……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越来越不愿意,跟你们讲心底话?

因为他觉得:讲了也没用,人头猪脑,听不懂。[偷笑]

Cici:用力点头中[害羞]

紫雨老师:

其实这跟智商无关,而是频率差距太大。父母想的和孩子想的不一样

冬日暖霞:老师太搞笑了[偷笑]

紫雨老师:父母思考问题,倾向于单纯的【你应该怎样怎样】

孩子透露心声,表达的却是【臣妾做不到】

结果就是双方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讲话,但其实没有沟通。

孩子:我有这个那个问题。

父母:你可以这样、可以那样。

孩子:臣妾办不到啊

父母: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孩子:。。。。。。

大头:我们家真的就是常这样。

赠人玫瑰:是这样的模式。

紫雨老师:

其实父母跟孩子也没两样啊,只是父母对待孩子的问题的时候,倾向于用【应该】直接压过去。

但是父母对待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不也跟孩子一样吗,总是哭诉:臣妾办不到!

就好像大家来到这里学习亲子之道,我们的课程教大家应该怎么做,你们不也常常嚷嚷:好难啊,办不到啊,不是我不想啊了!

由此可见,父母对待自己和对待孩子的困境,是双重标准的。

父母对待孩子的困境是:你可以这样,你应该那样。

父母对待自己的困境的时候,则跟孩子的无力感一样:臣妾办不到啊!

你有被老师说中吗?有的话请打出:说中我。

爱如意:说中我。

冬日暖霞:老师说的太对了[强]

紫水晶:说中我。

紫雨老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

任何困境,你成功超越之后,都会觉得是小菜一碟;

但是在你成功超越之前,都是大山一座。

冬日暖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铜墙铁壁。

紫雨老师:孩子的问题,如果你只是用【你可以这样,你应该那样】就打发,你其实是在偷懒,抄捷径。

有谁不知道【应该】啊?

大道理人人都懂[偷笑],要知道:小孩不笨。

爱如意:当我们不再给他任何建议时,孩子会自己做自己,他会给自己定目标,可是为什么他的求认同感特别强,还要让你去对他的作品去批价,我是不敢做任何评价了,说好了好说,不好了又会引发不好的一面,还不如什么都不说,老师这种情况又能怎样呢?

紫雨老师:所以,我们吸引力法则带大家走的路,看起来是远一点,但是效果一劳永逸,不反弹。

如果你要抄捷径,每一次你贪方便所剩下的时间和心力,都蓄谋着未来一日的反扑!

你在他小时候应该还是驯服了他寻求你的认同是吧?

他想做自己,他想,但却还不是那么自信。

越不自信,越要寻求认同。

越不自信,越不许你说他不好。

不管以前你在教养上出现了多少偏差,现在持续照对的去做就好。

但是提个醒:不可以带着亏欠感去做。

不可以带着【糟糕我把孩子养坏了,现在要回头收拾旧山河】

爱如意:那我们又能怎样做呢?现在只能一点一点让他恢复。

紫雨老师:当我在跟你们表述的时候,我可以这样跟你们讲:

你们要回头收拾旧山河,但你们去做的时候,心里不可以这样想。

为什么呢?这不是双重标准。

因为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我只是给你【指向】。

而你带着这种心情去做的时候,却变成了你的感觉源点,成了你的【磁场】

我以前有讲过,不知道谁有整理过对话记录的,可以去找来看。

我说过:

你不能带着愧疚感、孩子被我给养错了的感觉源点,去做种种的修正动作。

否则,你能量的出发点,一开始就错了。

爱如意:我现在不敢想未来,也不敢回忆过往,走一步算一步了。

紫雨老师:你怎么做都好,都会效果减半。

爱如意:回忆过去想未来都只能让自己痛苦。

紫雨老师:这句话本身就暴露了【无力区】的五个情绪刻度。

能量不对,努力白费!

手帐中教的,你还没吃透啊,玉玲。

这正好表示:你还活在过去的懊悔当中。

你一提到孩子就处在无力区+自虐区,由此推论,你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应该很有限。

爱如意:我现在就想着过好当下就好了,不能想过去和未来,当过去和未来让自己感觉不好,就不去想了,过好现在也不对[流泪]。

紫雨老师:不对了。你这样的感觉源点,是没有真正去舒缓你的过去。

你一直在逃避。

你并没有跟着手帐中教的去做。

不然就是你自己理解成了一个你自己的版本。

地图你已经买齐了,剩下的就是要勤奋的照着地图走。

但是单凭你的寥寥数语,我就知道你走的不咋滴。

答案都在地图里。

自己的亲子关系如果改变不够多、不够大、不够快、不够好,请根据以下六道标准,给自己打分一下。

爱如意:是的,在孩子这方面,真不咋地,反反复复的,也知道自己只能过好自己了,是逃避,要不自己完了不什么都完了。

紫雨老师:玉玲,为什么你不反过来想自己呢?

你自己不也在反反复复吗?

有时听课有时不听,有时照做有时不做。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能当妈的反复,不许孩子反复?

所以,我给你指条明路吧:

在你搞定自己的反复之前,没你孩子什么事。

不然,你不觉得很可笑吗?

反复的母亲,抱怨反复的孩子[调皮]

你反复,他也跟着你反复,这就对了啊!

这才符合吸引力法则啊!

你需要好好吃透【外在只是内在的倒影和反映】这句话。

孩子只是你的倒影,身正不怕影子斜,身稳不怕影子抖。

~紫雨老师

注意第二句:身稳不怕影子抖

你自己一直在反复,却还抱怨孩子在反复……

[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这是我觉得今天最好笑的笑话

他跟着你反复,不就对了嘛!

闫老师:身稳不怕影子抖,太经典啦。

爱如意:可是,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在孩子方面我已经是不管不问的状态了,老公在引,吸引定律为什么不跟着他的脚步走吗?

紫雨老师:你老公是谁?有在环境学习吗?

爱如意:没有环境学习。

紫雨老师:既然如此,那你这样问的意义何在?你没搞懂自己的逻辑,比如说,表面上你是买了我的课程,但是骨子里,你也没将我教的那一套给实践出来。然后效果反复,不就对了嘛?

现在为什么突然又扯到你老公身上去?你的认知是很混乱的。

任桃:玉玲可能还是在无力逃避中。

老师一眼识破[强][强][强][强]

相关文章

  • 951(2022-08-26周五)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个被训服成“迎合型”人格的孩子,是不可能突然变成一个“坚定做自己,千山我独行”人格的。 请教各位家长及...

  • 爸爸陪伴的宝贝更幸福

    2020年12月23日 感恩日记第951篇 坚持早起第951天,坚持系统读经典951天 读经时间:第134周951...

  • 慢慢来

    幸福日志2022-08-26 周五晴 孩子的暑假快要结束了,给一瓶水,七岁多的恩仔每天都能自己独立地出去玩到10点...

  • 抢红包案例分析以及代码实现(四)

    前文回顾 抢红包案例分析以及代码实现(一) 抢红包案例分析以及代码实现(二) 抢红包案例分析以及代码实现(三 ) ...

  • 951

    2018年,我想努力把我的自我介绍中加上这么一句话“癫狂和沉稳并存的男子”。2018年,对于在意仪式感的我,这是一...

  • 951

    5月2日,四月初二,多云,周一 约了老二一起去八卦洲农贸市场。早上七点多才来车,许是第一班车的原因,车上还有几个站...

  • 深度思考-案例分析(1/10)

    深度思考-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 2、深度分析 3、总结 1、案例 保洁公司某次失败案例 保洁公司广告语:全温度...

  • JSP7 - 模式

    案例分析

  • 深度思考-案例分析(5\10)

    深度思考-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 2、深度分析 3、总结 1、案例 案例:日本的“加拉帕戈斯化” 加拉帕戈斯群岛...

  • 2022-10-25刘祥:教学案例分析的意义指向

    今天阅读内容为:《教学案例分析的意义指向》,阅读有收获,多看评委的观点,指导日常教学。 教学案例分析和教育案例分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51(2022-08-26周五)案例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kt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