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谁想利用文学来粉饰现实,如果用文学来赞美某一个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平,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
——莫言
安全感不是军舰、航母或者导弹,而是自由、法治、尊严、真相和选择的权利!
——正直男孩
这是这两天看到的两段言论吧,让我很感兴趣,感兴趣的并不是他们说的内容,或者说观点本身。感兴趣的是,他们为何这么说。
在前面写过一篇《文人》,有过一点对于这些人思想形成的思考。莫言这段话,虽说是早年间的言论,但也足可以说明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而由此衍射出所谓的文人的普遍感受。
他拿到诺奖之后,我才开始关注他的作品,由于并不是很喜欢读小说,就挑了他拿诺奖的作品《蛙》来看看。结果才发现是用来讽刺计划生育政策的。然后又考虑一下诺奖文学奖和和平奖这种政治色彩很浓的奖项,大概明白了一些他获奖的理由。
“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虚伪的政治。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间最阴暗的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在这些民间故事中,驴与猪的吵闹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赋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他很好的描绘了自然;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恶相关的事情;中国20世纪的疾苦从来没有被这样如此直白描写……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
“中国历史上重复出现的同类相残的行为证明了这些苦难。对莫言来说,这代表着消费、无节制、废物、肉体上的享受以及无法描述的欲望。”
——莫言诺奖颁奖词
这些感觉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批判当下,肯定是文人写作的一个素材,这是和人性相关的,人类就是喜欢听到看到批判的、让自己愤怒的文字,而文人自然就迎合这种需求,才能让那些不得志的人去赞成,去支持。赞美类的,自然不会受人待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