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打开了重返人性的大门
作者:Dijkstra
『一』
看完这场电影,我想起了我的狗。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跟奶奶去集市,看中了一只小土狗。深秋的风很大,小狗在风中瑟瑟发抖。
奶奶说这种小狗都一身病,带回家两天就死掉了,喂不活的。那我也是不管,哭着喊着求奶奶把它买回了家。
整个小学我都偷偷从厨房给它偷肉吃。
除了对家里人亲,狗很凶,平日邻居串门儿它就没命地叫。爷爷怕拴不住,便做了一个很大的铁笼子把它关里面。
读中学以后我就开始寄宿,两周回一次家,到后面读了大学,半年回家一趟。
每次我回家被它看到,狗就拼命在笼子里打转,嘴里呜呜,特别亲,不认生。
这是我养过最亲的一只狗。
大三暑假的一天,我爸问我喜不喜欢吃狗肉。
我家的狗一直在很争气地活着,但那时候我知道它快死了。
但我也只是告诉我爸,说我不吃狗肉。
寒假时候再回家,笼子就已经空了。我爸说狗老死了,埋在了村头。我爸说他买了驴肉,晚上做给我尝尝。
我说我不吃驴肉。
后来我就把这只狗这件事忘了。
『二』
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
如果我是格林他妈,在我听到狼王故事的时候,我一定会在心底声讨偷猎人,心疼一对狼王和一窝小狼,然后继续写生。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会打听一下格林在哪儿,去养他的牧民家看看他,喂他点肉,然后继续写生。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会问牧民讨要奄奄一息的格林,冒着各种风险把他带回家,等风险显现的时候,把他送到动物园,让他焦虑地踩草坪。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会驾车把长大点的他带到草原,让他回归原野,然后任他自生自灭。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会教他捕食,看他学会了生存本领再离开。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会在无人区盖一间房,忍着大雪封山,忍着高原反应,忍着压缩饼干,喘着沉重的呼吸带他找狼群。一年过后,看他回归狼群。
后来我想了想,我只能做到的一定,没有后面的那些如果。
毕竟我连自己的狗都没去保住。
『三』
看完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我想,
电影的意义,除去娱乐大众,除去视听盛宴,应该还在于通过一个个故事或纪录,告诉观众们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狼妈狼爸抛去工作和生活,耗费大量金钱和精力,不顾自己的安全和舒适,为一匹狼找回自由。
纪录片也好,剧情片也好,矫情也好,摆拍也好,我认为这部电影讲明白了作者想讲出的意义。
还在纠结电影形式的人,是在买椟还珠。
至于批判狼妈狼爸业余的专业人士可能忘记了,格林是世界第一匹放生成功的狼。
况且,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的是野生动物的保护,而不是以后我养狼的时候家里要做好消毒防疫。
这注定是一个无人关注的冷门问题
请不要让有意义的东西被无知和偏见埋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