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焦点中期一班凡尘疏离
为了真正达到赞美的效能,咨询师可以试着针对当事人的优点,询问当事人:“你是怎么做到的?”(即振奋性引导)
针对当事人具体的优点,询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是一种“自我赞美”技巧。咨询师可以试着比较“直接赞美当事人”和“引导当事人自我赞美”的效果差异。咨询师将会发现,当事人为了回答“你是怎么做到的?”的自我赞美问句,而能够说出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当事人就会从心中真正收下咨询师赞美而产生被赞美的效果。……
以上文字看起来有点难以理解,简单说,我的理解就是,咨询师不直接夸来访者的某一个优点,而是通过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当事人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
比如,来访者近期比原来变得勤奋了,因而学习有了进步。咨询师不主动夸来访者勤奋,而是问来访者,你近段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你是怎么做到的?让来访者自己看到自身的勤奋努力。这样,他就能挖掘出自身的资源,感受到学习的内驱力,进而继续发扬下去。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说:“你这一段时间很努力,进步也很大,以后要继续努力吆!”这就是有条件的赞美了,这种有条件的赞美会给来访者一定的压力,让他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
每个老师或家长与孩子谈话时都可以把孩子作为来访者,注意谈话的方式,相信这样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网友评论